巨野有哪些景点?
巨野有国家3A级风景区一处,107国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 1、麒麟寺 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田桥镇东4公里处,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李祐的墓冢和祠庙。据《明嘉靖菏泽县志》记载“在县城东南四十里”;清乾隆年间修的《巨野县志·疆域志》载:“在县南四十五里”;而清道光十八年《重修麒麟碑记》说:“麒麟寺,在城南五十五里”。根据各种史料分析,“麒麟寺”原址当在现田桥乡麒麟集西南一里许处(今张菜园村),因年代久远,逐渐被水淹埋于地下。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因黄河决口,洪水淹没了麒麟集及其周围村庄,人们只好迁到离河较远的沙土上居住,即现在的麒麟集。当时,为了纪念唐代忠臣李祐,人们在麒麟集西北三里处建起了一座寺庙,称麒麟寺或麒麟庙。由于该地在原麒麟集镇北面,故亦称北店寺。清代中期以后,人们习惯将麒麟寺称作观音庙,麒麟寺院也渐渐被人们称为观音庙堂了。1965 年,当地群众将麒麟寺改建为麒麟联小,后改称田桥小学。1989年春,又在此新建了一所麒麟寺完小。1990年在校园中,发现了一块古碑,经考证系明万历年间遗物。1992年初秋,又在校园内西南角挖出一个铁匣,内装有银锭和古铜钱等物,同时发现了麒麟寺旧址的夯土基址及一些瓦片残片。现在田桥小学仍保存着部分古建筑群。 麒麟寺现存建筑皆为清代遗物,主要有大殿、戏台、山门、东西厢房和关爷庙等,占地面积约10亩。大殿坐北朝南,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梁架结构为抬梁式,前后出廊,硬山顶,柱基用石砌垒。大殿前檐下悬挂着“敕赐麒麟寺”木匾额一块,系明天启四年(1624)所立。东西厢房内设有佛龛,供奉佛像。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卷棚顶,前出廊,与大门相对,中间置有石鼓,门前有月台,两侧有抱厦,柱础雕龙刻凤。戏台在大殿之西,单檐歇山,台基高出地面一米余,前出厦,左右各有耳房一座。 麒麟寺附近尚有唐太宗第三子李祐墓葬以及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所立的碑碣。墓高数丈,呈馒头状,封土已夷平,墓前有神道,由石马、石狮、石人、石柱等组成,石刻造型栩栩如生,墓周原有围墙,现仅存一部分残垣。此墓曾遭破坏,出土过铜器、陶瓷器等珍贵文物. 1985年被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龙堌石窟 位于山东曹州府巨野县城35公里处的龙堌镇龙堌堌堆村南300米处。 龙堌石窟又称龙堌汉墓群、龙山文化遗址、宋太祖九世孙永功墓,其规模之大,时代之久远,数量之多,雕饰之美,内容丰富,堪称东方艺术之瑰宝,全国罕见的一处古代文化艺术胜地,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鲁国的地境,战国时属晋国。汉代以前这里曾是一个古村落——龙堌寨。相传远古尧舜时为抵御洪水在此筑寨,因所处地势较高,所以称之为“堌堆”。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在龙堌寨屯兵,以抗击王莽的追杀,故后人又把这一带叫作“刘王屯”。公元12世纪的金代天会八年,龙堌一带归金国管辖,当时有人居于此,在堌堆之上筑村,故名龙堌寨。元末明初,此地连年战乱,村民纷纷逃难,龙堌寨日渐萧条,最后成了一片废墟。 到了明朝末年,有陈姓人家自山西洪洞县迁至此地,见此处有一古冢,形似龟形,遂定居于此,并在龟背之上筑村,始名“陈家龟”,意为陈氏居于陈家坟墓之上而得名。至清朝康熙年间,村内陈、赵、吴三家相继崛起。陈、赵二姓为避讳康熙皇帝玄烨的名字中的“烨”字,遂去“烨”底为“赵家龟”村名和姓氏,至今仍有“赵家龟”的地理标识。
3、洙水河公园 洙水河发源于巨野县太平镇凤凰山,流经陶庙、董官屯、田桥、龙堌四个乡镇入江苏省徐州市境内,在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镇汇入沂河水道。全长八十多公里,其中山东省境内六十多里,流经五个乡镇十九个行政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洙水河中游段,由于河流自然淤积,部分河道变成平原洼地,低洼地带常年积水,形成沼泽湿地,大量芦苇丛生,污染水体质量。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日益紧缺,如何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成为当地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治理洙水河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势在必行。 从2011年开始,巨野县委、县政府决定投资近亿元对洙水河进行综合治理,先后对洙水河南段进行清淤疏浚、拓宽加固两岸河堤并铺设防渗膜、沿河栽植绿化苗木,对洙水河北段实施了生态湿地景观工程。 如今,曾经污水横流的洙水河,经过整治后变成了风景如画的休闲乐园。清澈的湖水、成片的芦苇荡,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休闲散步、游玩赏景。每天清晨,附近的村民们不约而至,或在柳荫下打拳练剑,或乘凉聊天,或嬉戏玩耍,尽享洙水河生态建设带来的福祉。
4、田桥古街 田桥古街又名回民街,坐落在山东省菏泽巨野县田桥镇政府驻地,街道西通定陶区,东至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南北走向,全长2千米有余。街道历史悠久,商业繁荣,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 田桥回族镇始建于1966年。1982年成立回民办事处,1994年建田桥镇。地处巨野县城南部15公里,东经116°,北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