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殳香倩殳香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凉州文庙 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东街、北街与西大街交汇处南侧,创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原为元武庆军节度使张忠信的私人祠庙,明初被废,洪武二十七年 (1394) 在原址上改建为儒学。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乾隆三十三年(1768)和光绪十九年(1893)多次重修扩建。民国元年(1912)改为省立第四中学校址,1951 年改为武威师范学校,“文化大革命"中又变为武威县一中,现存建筑大多为建国后修建。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414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大门坊、棂星门、戟门、大成殿等 18座及东西配殿、厢房等附属建筑。大门坊和棂星门为清晚期建筑,其余均为民国建筑。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 1980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夏碑 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于明代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此碑高2.8米,宽1.2米,正面刻《凉州护国寺修菩萨碑铭》全文580余字;背面刻王贤题写的八言四句诗一首,左侧面刊刻《重修护国寺碑记》,右侧镌立碑年月日及施主姓名共48人。 据考,这是西夏李元昊败亡后由夏仁宗、宋仁宗于皇祐五年(1053)下诏令凉州护国寺住持僧侣及当地官吏民人捐资兴办的护国寺碑。由于历史变迁,碑身曾先后埋没土中达数百年之久。1931年在维修寺庙时出土。现存凉州护国寺东院碑亭内。

武威石窟 位于市区西南50公里处的天梯山麓,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之一。据《北魏张玄斗造像记》记载,此窟开凿于北魏永安年间(528-530年),因山形酷似阶梯而得名天梯山。此后历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各代,至明末毁于兵燹。现存石雕造像多为清代重建或重修时遗物。 石窟依山而凿,分东、中、西三区,现存石窟3个,残存塑像80余尊。东区的天宇寺,为清代修建,今已不存,但在天宇寺前还保存着一尊唐代开元时期的卧佛,身长34米,是现今国内所发现的最长的卧佛像,亦为我国最大的石刻卧佛。中区的大佛阁,为重楼式阁窟,内有一尊高32米的释迦牟尼涅槃像,造型生动,是国内现存最大的一尊涅架像。西区的大悲窟,为清代创建的藏传佛教喇嘛塔寺,内有石雕文殊、观音等象和六世班禅曲吉尼玛撰书《甘珠尔》经卷。

武威天乙寺 位于凉州区东郊古墩台北侧。俗称古城子庙,又名大云寺。始建于北魏延昌四年(515),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高祖第五子李弘率众来凉州助战,击退突厥,于次年在此建弘教会馆祀佛。其后几经兴废。宋治平二年(1065),西夏国相梁氏下令拆毁旧城,另筑新城,在此台南端筑土垒石,作为新城北门的城楼和城门洞。 今存建筑均为清代重建。坐北向南,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门楼、山门、大佛殿、东西耳殿。其中,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硬山布瓦顶; 门楼两侧有钟楼、鼓楼,山门前东侧置石狮一对;山门两侧有金刚殿、天王殿、韦驮殿,与大佛殿构成四合院。佛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重檐歇山顶大雄宝殿,系清代所建,是寺内的主体建筑。

黑水河景区 位于武威市城南4公里处,距兰州150多公里,西依南山,东傍黑水河,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这里树木繁茂,芳草茵茵,景色迷人。 黑水河发源于祁连山下乌鞘岭西侧,呈两股流出,在距市区4公里的地方汇合成一条河流故称黑水河。两岸有大小瀑布30多处,有的如白练悬空,飞流直下;有的似银花喷射,滚滚而注;还有的如玉柱高悬,水珠四溅令人目不暇接。

兰书唯兰书唯优质答主

凉州大云寺,位于武威市中心的文庙广场南面,有凉州“小故宫”之称。 这里曾是汉武帝时期建造的大型祭祀场所,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和大唐西域都护府所在地。 大云寺内有一座始建于北魏的大佛塔、一座建于唐代的回鹘塔和两座清乾隆年间的舍利塔。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还有雷坛河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含雷坛河水库) 天梯山风景区 祁连山大草原等等等……很多,建议你去百度搜索一下“甘肃省武威市”,里面有很多详细介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