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西区有哪些景点?
1、广东会馆 又名“三义庙”,始建于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是天津较早的会馆之一。位于河西解放南路和围堤道交口的西南侧, 与河北区的狮子林桥遥相呼应,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古建筑。 广东会馆建筑主体呈正方形,建筑面积为两千余平方米。原建有山门、仪门、正殿、配殿、东西厢房等;东西两侧各有一耳房,院内北端有钟鼓二楼相对而立,东耳房内还设有戏楼,整个建筑布局严谨整齐,设计匠心独具。 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会馆仍保持原貌,此后会馆被多次用作工厂和学校的用房,现除部分房屋已被拆除外,其余保存基本完好。 这里虽已失去了往日商贾云集的景象,但作为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古迹,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却仍然值得人们去研究和探索。每逢节日或重大庆典活动,有关部门都会在此举办一些展览,以使更多的人了解这里的过去,从而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保护。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40号 交通:乘坐公交95路、659路、857路至围堤道站下即可到达。
2、民园体育场 坐落在马场道与河北路交口处西侧的民园广场内,曾是天津最大的综合型体育场——“天津公育民体育场”(简称“民生场”),又称“国民俱乐部”,因地处马场道民园旧址而得名。它不仅是天津人运动休闲的场所,更是一个城市记忆的代表。如今,这座老体育场正在逐步恢复当年的风貌,重新对市民开放。 走进这个不大的院子,首先看到的就是一片绿茵茵的足球场了——这是民园内最大的一处改建工程:由原来的一座体育馆和一座游泳馆改造而成,虽然保留了原来的一部分建筑风格,但更多的融入了现代的元素。除了供人们踢球之外,还可以在这里举行其他各种体育赛事和活动。
3、人民公园 原名“民园公园”,坐落于和平区重庆道上,占地一万多平方米。该公园建于民国二年(1913 年),初名“民乐园”,是为纪念辛亥革命而建的公共游园场所。1928 年,公园更名“中山公园",1967 年又改称"红旗公园",1983 年恢复原名至今。
公园南临重庆道,西靠合肥路,东至马场道,北至成都道.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当时国力衰退,建园资金有限,所以公园内的主要设施都比较简易.仅有一个大湖和一个露天游泳场而已;此外还有一座八角亭及几个小型亭子,作为游人休息之用.现在公园中大部分的建筑都已进行了改建,只有一些较为古老的建筑和树木得以保留下来并得以充分利用起来.目前公园内主要设有游泳池,网球场以及儿童乐园等设施和服务项目.
4、解放北路 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英法意等国殖民者的支持下,这里陆续修建起各式洋行大楼。这些建筑大多采用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形式,既有砖木混合结构的欧式联排式风格,也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美式风格。它们大都拥有高高的穹顶、厚重的墙面以及精美的浮雕装饰,既体现了当时西方先进的建筑艺术水平,也折射出西方各国殖民者在这里进行贸易垄断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势心态。从这一方面来说,这条街道可以说是反映当年帝国主义侵华历史的一个缩影吧!当然,其中的一些建筑物也已经不再发挥它们的功能作用了,而是变成了博物馆或者是纪念馆之类的地方来供大家参观游览,比如位于大沽北路与解放北路交口处的“意大利兵营大楼"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5、意式风情区 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以南,建设路以北,光明道以东,解放北路以西,总面积约二平方公里左右,现存完整的百年历史建筑200余幢。 在意风区内有诸多中西合璧的建筑群落,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建于1936年的“意大利兵营"、建成于1939年的“天主教天津教区主楼" (现为河北区文化馆), 和建于1902年的"原法国工部局总部大楼"(现为河北区图书馆)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风格不同的建筑,如哥特式教堂、罗曼式建筑、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等,这些都是我国近代建筑发展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