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多少条地铁?
经米友@王守崑提醒,更正:MITN 2019年数据,M4/5/6/9的总长度为37公里,而非原答案的51.6km,米网数据有误。另外因为米网没找到 M5和M10的具体数据,因此只更新了M4、M6以及M9的数据。 在更新这些数据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到底一条地铁线路有多少车厢是应该计入这条线路上车的乘客数的,比如上海地铁一号线有38列动车,北京地铁一号线只有22列。如果按列车数计算的话,上海的一号线载客能力要远大于北京的一号线。但实际显然不是这样。
为此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最后得出结论,一般说来一条地铁线路正线列车数量按照运行方向的节数是2的整数倍来计算,而配车节数则没有明确要求。 所以对于上面提到的两城市地铁一号线的情况,实际上北京的一号线能载的乘客比上海一号线要多这是正确的——虽然上海一号线列车多,但是每辆列车编组大,所以载客量反而不如北京一号线。 这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有时两座城市地铁线路相似(比如郑州地铁1号、2号线),但地铁客流量却出现较大差异的原因——因为城市的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要在回答里特意强调这个问题呢? 因为这直接导致了关于“地铁客运强度”这一个量的计算上出现了歧义,有的同学认为像北京西安这种列车少,车站间距大的线路算起来比较简单,就是每公里承担的乘客人数乘线路总长度嘛;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具体如何计算还得看地铁建设时的规划。
举个例子,北京的四号线一共29公里,每天运送乘客约300万人次,根据公式计算,这条线的旅客承载能力约为10.31万人/日千米。但如果按每个站上下客人数相加再除以线路长度计算的话,这条线每天的客运强度居然高达29.95万人/日千米!比上海所有地铁线路加起来的客流都还要多了近10%!这个数据可以说是惊人得大,因为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理念是人均占地面积低于每平方米每秒,因此一旦某个区间过于拥挤,设计者就会通过压缩进站人数的方法让每趟列车保持一定的满载率。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条线就拥挤到爆炸的程度了,事实上我在北京坐四号线时感觉并不挤。我想这种情况大概是因为这条线是环线,乘客在一个区间上车后需要下车换向才能到达目的地,因此每趟列车无需保证正线上每个座位都有乘客乘坐。 如果按每趟列车正线上下客人数平均的话,相当于这条线平均每辆列车满载率不到50%……可见如果仅按每公里承担的人数计算的话,很多城市轨道交通都被高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