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有中文吗?
以北京为例,10号线“苏州街”的“街”字拼音为Jie,而非“Gai”; 4号线“宣武门”的“门”字拼音为Men,而非“Mén”或“Mên”。 “西四”的“四”字则采用Sì。这是因为这几个词的普通话读音都是四声,如果按照普通话来标音的话,每个字都要标上去声,这样读起来会非常拗口。如果按老办法标音的话,这些词又完全无法标识出来(因为普通话和北京话的四声调值区别太小,用汉语拼音系统表示的话,只有一个字母的区别)。为了标音的方便及阅读上的习惯,地铁工作人员对这些字的读音做了简化处理——将原字去掉两字,再加一个声调符号。从读音上来讲,这些字都符合普通话的发音规律,并且和普通话的标音一致起来了(除了第四声外,一声、二声、三声的字,在普通话中本来就有前鼻音后鼻音之分,而地铁中的标音都是在前鼻音后边加r,也就是让字音具有了除阻发音的特点,因此和普通话的声调明显区分开来了)。
不过,这种简单的标音方法造成的后果就是这些词语变成了形如“xizhaogai”的读音。实际上,这样的标注是有问题的,因为“苏州街”的“街道”的“道”字是去声,不是阳平。类似的,“宣武门”的“道路”的“道”也是去声而不是阳平。但是,这样的读音是符合北京话的语音规律的(普通话在北京话基础之上删除了入声,将全浊声母归到对应的清声母上去,并且调整了部分声调的调值),并且这样的读音也是大多数人能够理解的。所以,这种简单化处理的注音虽然不够准确,却是最为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