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为什么开到地面?

姜兴俊姜兴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地铁是否要开上地面,讨论的是在“特殊情况”下(一般指火灾等险情或维修时)的应急疏散方式。这里所说的“应急”是指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在短时间内必须迅速、安全的进行人员安全疏散而采用的一种紧急逃生方法。

因此与日常的乘坐地铁通勤不同,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人们对于环境的危险性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处置经验,心理状况处于一种被动的应激状态。这时人们对于环境信息的获取能力急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对于周围的环境变化感知能力极度衰退,对于自身的保护行为变得极为被动。 为了在紧急状态下能够安全疏散到地面,地铁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人们在极端情况下能够有序的到达地面。

众所周知,地下空间虽然受地形地貌的限制,开发和建设有诸多不便之处,但是其优点也十分明显,主要在于: 一方面,地下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能够有效减少突发事件对周边建筑及其内部人员造成的影响; 另一方面,相对于地面设施,地下建筑对于突发事故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抵御能力——至少能够保证在事故发生期间能够提供安全的处所以供人员躲避; 第三,相对于其他交通方式而言,轨道交通在特殊情况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至少不会发生次生灾害导致人员伤亡; 第四,如果处置及时得当,在特殊情况下轨道交通系统仍然可以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安全需要。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世界各国在构筑地铁系统的时候通常都将其置于地下。但是,置入于地下并不代表着绝对的安全,当险情发生时,积极的应对措施能极大的改善安全状况并减少危险带来的损失。 在特殊情况下将地铁开上地面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应对手段,这种决策是基于科学合理的论证做出的。

当然,在这种决策的背后有着一套完整的预案体系作为支撑,包括组织管理、现场救援、医疗救护、通讯联络、信息发布等方面内容。只有每个环节紧密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整体效用,实现危机管理的预期目标。

包爱军包爱军优质答主

地铁开到地面的线路,一般为市区向外延伸、客流量少、且沿线有足够空间,为了节省投资和降低工程难度,只在市区内修建隧道,在出市区到终点站的区间采用高架或地面线路。

世界上多数地铁都会有地上部份,例如纽约地铁有很多地面路段,主要是纽约人口集中,为免空间浪费,地下通道让隧道及行人使用,铁路便建于地面。伦敦地铁也有很多路段是走地上,主要在于很多支线位于市区外围,为节省成本而建于地面。巴黎地铁及北京地铁分别只有 1 号线及 13 号线完全在地下。而新加坡的MRT 亦只有 Downtown Line 全线为地下路线。

也有一些城市,即使是在市区内,也因为隧道修建工程量大、拆迁困难等原因,而采用高架或地面线路,如重庆,由于市区内地形较为复杂,多山、坡地,为减少隧道修建工程量,很多线路都采用高架、地面线路修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