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和轻轨轨道区别?
“地铁”是指修建在地面以下的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地底铁路”或“地下铁轨”的简称;而“轻轨”则指修建在地上的轨道交通系统,又称“地面捷运系统”(GTS)或“地上铁路系统”(UTS)。 严格来说,只有当一条线路同时具备地铁与轻轨的特征时,才能称其为“地铁轻轨交通系统”(以下简称“地铁轻轨交通”)。但鉴于目前各地建设地铁轻轨热浪席卷全国,因此本文也仅对这个问题进行简单讨论。
一、地铁与轻轨的定义 《城市轨道交通规范》(GB/T14981-2013)中,对于“地铁”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 以列车高速运行、集中编组、客货混运为主要特点的轨道交通系统。 而对于“轻轨”的概念这样定义为: 城市范围内,一般不以客运为主,兼顾少量货运的轨道运输系统。 虽然从这两个定义中可看出,无论是“地铁”还是“轻轨”,其共同特征在于“在城市范围内”的铁路系统。但是仔细分析两者定义中的差异性,可以看出这样的区别: “地铁”的表述中提到了“客运”且强调了“大众公共交通系统”;而“轻轨”的表述中则突出了“货运”的重要性。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地铁主要服务于通勤客流,而轻轨则更多服务于物流集散。
二、地铁与轻轨的关系 根据上述定义,地铁与轻轨属于同一种类型的轨道交通系统——都是在城市范围内以轨道交通方式运送乘客或货物。因此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地铁与轻轨都属于大容量交通运输工具,同样具有高效、环保、舒适等优点。其次,由于二者都属于轨道交通系统,因此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虽同为城轨交通系统,地铁与轻轨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从上面种种对比来看,地铁与轻轨的确是有一定关联性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三、地铁建设与轻轨建设的异同点 了解了地铁与轻轨的基本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后,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讨论一下地铁建设与轻轨建设的异同之处吧!这也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根据《城乡规划学名词》第二版的解释,“轨道交通”可分为三个等级,即广义轨道交通、中观轨道交通、微观轨道交通 。其中,符合广义轨道交通定义的地铁与轻轨,属于轨道交通体系的二级分类。而其他两个等级的轨道交通,则属于三级分类。基于此,我们可建立如下图所示的轨道交通体系层级: 由此可知,无论是新建地铁还是改建轻轨,其项目级别皆属于广义轨道交通范畴,因而也应纳入中观交通规划的层面。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项目层次结构的划分,我们对地铁建设和轻轨建设进行了定位,即两者都在中观交通规划的层面。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两者的建设进行了比较。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只是对“地铁”“轻轨”及其相关概念的一个简明的梳理,有关地铁和轻轨的更详尽的内容,敬请参阅相关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