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如何查询之前的天气?
之前有看过一个纪录片,好像是CCTV-9做的,叫《天气先生》,里面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 在2013年某次气象探测任务中,“风神号”着陆器成功登陆我国南极黄河站,为了庆祝这历史性的一刻,我国的科学家准备了隆重的仪式来欢迎他们的到来。 然而,在着陆后的第七天,不幸的消息传来: “风神号”上用来测量温度的微波辐射计出现了故障! 原来,在即将进入冬眠状态的时候,“风神号”需要降低运行功率,以此节约电池能量,但是这样一来就有可能造成仪器发生故障。 而当时,距离“风神号”下一次飞过同一地点,还有足足一年半的时间,也就是说,在没有地面配合的情况下,“风神号”必须依靠自己完成冬眠。
面对突发状况,赵红平率领的科考队立即动身前往南极,进行营救。 纪录片里,我印象最深的是赵红平在雪地中踏雪而行,他的脸上写满坚毅。 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的了解是多么有限,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又是多么微不足道。 我们可能无法阻止台风、洪水、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现象,但我们可以避免造成它们加重的因素,如排放温室气体、砍伐森林、过度捕捞和不合理垦殖等。
如今,三年过去了,再次回看这段视频,思绪万千。 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真实发生在21世纪的中国。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肩负重大使命。 去年九月,中国宣布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量争取达到峰值,并力争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这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又一重大承诺。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每个人行动起来,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做起。 你可以每天观看《今日全球气候状况》,关注全球变暖带来的威胁;也可以学习关于气候变化的知识,了解碳排放的真相 和 减少碳排放的方法;或是倡导绿色生活,改变消费方式,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等等。 小事汇成大事,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就能让地球变得温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