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天气干吗?
1964年的今天,我国历史上罕见的一次特大旱灾爆发。从7月28日开始,到9月30日,安徽全省有500多条河流断流,湖泊水位急剧下降,水库蓄水严重不足。据统计,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超过7700万亩,其中成灾面积达4800多万亩。到了11月份,江苏的淮河、沭河和沂河也都出现断流现象,此后又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五伏旱”(每年的农历七八月份,都有“三伏天”,再加上立冬后的小寒、大寒,一共是五个伏天)直到第二年开春才缓解。这场大旱导致了江苏省260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亿元! 这场特大干旱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缺水问题,还造成了严重的火灾。当年10月5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江苏省泰兴县共有12.7万公顷耕地遭受火灾,几乎相当于该县耕地的三分之一,全县粮食减产7成左右。而据当地村民说,当时农田里的庄稼全部枯死,只剩下一些树桩,远远望去,一片焦土。
1964年10月5日的《人民日报》还刊登了一篇来自新华社的电讯稿——《全国受灾群众达两千六百万人》,文中提到“在干裂的土地上,到处是一片片由烟囱顶喷出的浓烟……”这指的是当时各地的工厂都在用蒸汽机车向地下水抽取地下水,因为地表水极度匮乏。 这场大旱对中国经济所造成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以交通业为例,据当年的统计资料,全国铁路因缺水造成运费损失就达到4亿多元(相当于现在的2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