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多少天气预报?

荣芳仪荣芳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真的没法预测的,只能算出一个范围的极大概率事件 先放结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可能提前7天准确预报任何地方的雨和晴 (此处省略一万字解释) 为了便于理解,打个比方吧!天气预报就像大海里航行的船只,需要依靠指南针和航行工具判断方向,还需要有海洋学知识等辅助判断,才能大致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 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只有指南针,不知道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不能提前7天准确预报天气。如果再加上气象测量设备,就可以不断修正航向,最终达到目的地点。但是加入的因素越多就越需要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最后的结果就会越准确。

现在的问题是不确定因素太多,人类目前还无法完全掌握所有影响天气的因素,因此天气预报就不可能做到非常精确。当然这是在没有海啸、暴雨等特殊天气下的情况。 如果遇到特殊天气,例如台风“莫兰蒂”这种级别的,天气预报就必须立即做出相应调整;而地震、火山爆发等情况更是难以预测。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是7天的预报时效。因为大气运动是有周期的,一般来说7天左右的时间能跨越一个周期,此时大气运动的状况能够反映基本趋势,而之后几天则需另当别论....

区洁帛区洁帛优质答主

通常说的阴历,严格讲应该叫农历,它不是纯粹的阴历,属于阴阳历。它以朔望月的长度29.5306日为一个基本月。

农历一般年份十二个朔望月,即354或355天;为了让农历年与公历年能基本对应上,农历采取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在19年中安插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共有13个月,即383或384天。

如果从气象意义讲,还是用公历较为合适,如“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北半球情况)。气象部门发布天气预报时说“今天”、“明天”、“后天”分别指世界时(协调世界时UTC)的“今天”、“明天”、“后天”,即零时~零时。

气象谚语中有的用农历表述,如“夏至三庚数头伏”、“处暑十八盆,白露不要门”、“白露身不露”,这用农历说较好;也有的用公历来说,如“麦怕清明冻”、“九尽花不开,惊蛰风来”,这用公历说方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