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怎么查天气预报?
从原理上来讲,目前的商业气象卫星(如:美国GMS系列、日本JPSS系列)只能测得云顶的高度(对对流层云有较好区分能力时)和大气温度,不能直接取得云的温度、水份含量等信息,也不能得到中低纬地区海洋的风场和海温信息,更无法获得地表的气温、降水量等数据。 所谓“通过卫星”来获取这些气象参数完全是误导!
但除了云、天气现象、海面情况以外,卫星可以较为精确地获取地面压力场的信息,而通过分析地面气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是可以反演得到大气中的水汽密度和大气的温度结构(大气中的水汽会随着高度降低呈指数增长,因此通过气压可以推算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再通过水蒸气含量估算出水汽由低纬向中高纬输送的情况);另外,通过对不同频率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量,也可以同时得到云和大气状况的相关信息[1][2]. 目前商用气象卫星所覆盖的范围还不足以支撑全球任何地点的任何时间都提供实时的气象服务,因此需要将地面观测站和网络提供的数据与卫星监测的数据进行综合,进而形成较为准确的短期气候预测。
当然,科学界一直在试图突破这一技术障碍,开发新的方法来获取海洋以及陆地表面的气象信息。例如,利用微波探测的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可监测海洋表面风速、风向、海浪高度及温度等信息,用于改善风暴预测的精度;随着地球物理学及遥感技术的进步,通过分析地震波和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因受到大气影响而产生的延迟,可以同时获得大气和气压场分布的相关信息,进而重建大气的水汽和水蒸汽分布状态,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依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