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是什么天气预报?
我来说一下这个“凹”的意思吧,可能更准确一点 这是北京近期的气温曲线图(单位:℃) 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在1月6日以前,也就是冷空气来临之前,北京的气温都是低于0℃的,但是6日以后,温度突然升高到0℃以上,并且持续几天都在0℃左右。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就是“凹”所表示的意义,在1月5-9日这段时间里,北京出现了降雪过程,其中7日最大。由于下雪时,地面热量流失较快,雪又是近地面的水汽直接凝华形成的,属于物理冷却过程,所以气温会迅速下降。
然而这次降温并不是特别厉害,因为前期基础温度本来就不高。再加上这之后仍有暖湿气流北上,给北方带来新一轮降雨和降温,所以气温不是特别低。如果以0℃为临界值,那么6日前后正好是“凹”的形状。 如果以5℃为临界值,那么形成“凹”的形状就更明显了。 这是根据气温曲线图解释“凹”形状的成因
在气象图上,根据气压的大小,用等压线把它勾画出来,气压高的区域称为高压,气压低的区域称为低压。同时,由于地球本身是个球体,所以,等压面图上的高压也不一定是天气图上地面的高压,二者并不一定对应。
高压和低压是地球表面始终存在和进行着各种能量交换而形成的大气压强分布场中,相互独立且又是互为矛盾的对立能量体。高气压区是指某区域的大气压强高于周围区域,是一个具有由高到低压强梯度的二维或三维大气物理系统。
低气压,简称低压,即低于周围地区的大气压区域。若低于周围地区的大气压区域是山脊或陆地,则该地区容易出现干燥和酷热天气;若低于周围地区的大气压区域是海洋或湖泊,则该地区容易出现湿润和凉爽天气。
高气压区和低气压区皆因地球旋转而伴生气旋或反气旋。两者往往相间并存,互相依存,互相消长。
高压与低压在垂直方向上也有存在,称为垂直高、低压。例如,对流层上部某地区对流层顶的海拔高度高于四周时,为垂直高压区,对流层中部的中气旋和低气旋上空的高空槽都是垂直低压区。大气中的垂直高、低压的水平范围在千公里以上称为大气长波,它的空间相位和季节相位都是很稳定的,可以利用它来分析天气和气候。
所以气象图上所谓高、低气压区的高与低都是相对于它周围气压区的高和低而言的,而不是相对于陆地上的高和低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