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江夏在哪里?
我是在番禺南村镇夏滘社区,在番禺客运站坐车到从化汽车站,然后再从从化汽车站坐公交过去. 也可以做地铁到体育西路站转3号线至天河客运站再转乘公交过去(大约1个半小时) 在网上找了几张图,大致就是这片区域了,离广州南站不算远 从化区与番禺区毗邻,从化市辖下有多条街道与番禺区接壤:江埔街、东湖街、新造镇、小谷围街、南村镇、钟村街和沙湾镇等。 夏滘就在这两个地铁站中间,百度地图显示的地理位置是准确的。但实际可能还要往前一点,因为百度地图上所标注的位置是在规划中的地块上。
根据规划,该片区将会建设成集商贸会展、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广州北部公共服务中心。 目前该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
交通方面,除了在建的地铁12号线之外,还将修建一条从北二环高速公路李洞出入口到江夏项目的公路,以方便车辆进出。 在商业配套方面,项目自身将建起大型购物中心,而周边则有星汇文荟、广联广场、沃尔玛、新一城等众多商圈环伺。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靠近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越秀学校,该校是一所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在内的完全一贯制民办学校,预计2019年9月亮相开学。
益一优质答主据史书记载,周平王东迁时封申伯于申(今河南南阳西),以统帅申、吕、齐、许、皖、蓼等南方诸国,以拒犬戎。申伯之支庶食采于楚蛮,是为熊氏。熊氏后人有迁至今河南正阳和安徽寿县地者,遂自号江夏人。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云:“(吴桓王)闻有五尺道通西南,桓王……使工铸铁,号曰王臣,军行辄担塞道。……桓王遣其将庄贾助蜀伐斯举于黔中……”此庄贾为战国申氏王族后人,以江夏为郡望,被封于“蜀之江阳”(今四川泸州)。
秦末农民战争中,江夏(今湖北江陵)之申氏王族后人项燕之子项梁(即江东项羽之叔父)响应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亦自号楚军,攻秦都城咸阳。秦二世令将章邯击楚,项梁战败遇害,其将秦嘉仍自号楚王,仍以今湖北江陵的江夏为其“王都”、“发祥”之地。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秦末农民战争的总爆发,迫使秦王朝于公元前214年重新制定“三十六郡”制。江夏属荆州豫章郡,郡治豫章(今江西南昌)。楚汉战争中,刘邦仍用江夏楚军攻项羽。刘邦称帝建立汉王朝后,以原楚地“江夏”所聚将才和兵源,遂于公元前201年封其侄子(汉高祖兄仲少子)刘揭为“江夏王”(后因罪降侯)。
江夏侯国的侯府,治所在安陆。东汉改江夏侯国置江夏郡,郡治仍设江夏(今湖北江陵)。其时,治安陆、沌阳县、云梦县、竟陵县、沙羡县、沔阳县、江夏郡亦辖汉阳县(今湖北汉阳)、石阳县(今湖北钟祥)等地。三国时,吴国亦以江夏为重郡,治沔阳县。西晋沿置江夏郡,治安陆县。东晋移郡西晋治江夏,其辖地各朝多有变迁。
东晋时辖境在湖北孝感、应城、云梦、广水、钟祥、大悟及河南新蔡、新津等地。隋开皇三年,改郡置江夏县。13年废江夏县。唐贞观初复置江夏县,不久改江夏县为鄂州。其治地先后在湖北鄂城、武汉等地,唐末又改鄂州为武昌军。北宋初,改鄂州。大观三年(1109),又改鄂州为江夏郡。南宋初复名鄂州,仍曰武昌。1337年为江夏左、右二守御千户所。1380年以武昌府治此,1911年改为夏口市,1926年与汉口市、汉阳县合并为汉口市。1927年武汉革命政府决定三镇合称武汉(武汉市于1950年正式命名)。
江夏,这个承载着两千三百多年历史沧桑的古郡县名称就此消没。然而,作为许多姓氏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胜地,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军事重地,江夏这个名字已深深印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之中。尤其是作为中华民族姓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江夏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生生不息,闪耀着永不褪色的熠熠光芒。今天,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一带,依然保留有湖北江夏、广西南宁邕宁县江夏乡、河南罗山及湖北广水市杨寨镇的江夏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