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有什么?
作为在广州生活了6年的外地人,让我来告诉你! 海珠区位于广州市西南部,南濒南海,东接越秀区、荔湾区,西连佛山市南海区,北邻白云区;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 ,是广州的文化区之一。有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高校7所,省图书馆新馆、广东省博物馆新馆等文化机构50多个。 重点来了!!!! 海珠区有82条社区小巷,因此也被称为“广州最巷”。
1.江南西路-江南新街尾街 号称是广州最美街巷,这里曾经是广州的豪门大宅聚集地,现在保留完整的特色民居约有30余座。 街道很短但风景却很美,两边树木葱茏,绿荫蔽日。还汇集了粤菜、茶楼、甜品店等美食聚集点。
2.万松园 万松园这个地方,可能很多年轻人都没听过,它地处上下九步行街的中心地带,却像个闹中取静的地方——周边是旧式民居和小区,只有一条小路出入。 其实万松园以前也是商场写字楼云集之地,不过后来因为地铁建设而拆除重建。现在这里高楼林立,却依旧保留了广联超市、惠福美食林和万松园饭店这三个具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特色的标志建筑。 万松园的夜晚也很美,灯火通明,车水马龙。
3.洪德路 有“岭南第一街”之称的海珠涌边路,就在这条街上。虽然名字带个“洪”字,其实跟广州的其他老街一样,这里也经历过多次拆迁和重建。现在的洪德路于2014年重建完成并开放,道路由青砖铺设而成,两边的骑楼也十分有味道。
牟云优质答主海珠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广州市中心城区南部,三面环江,一面向市区,北起珠江前航道,与荔湾区、越秀区隔江相望,南抵广州大道南及新光快速路,与番禺区相邻,东至珠江,与黄埔区、芳村区隔江相望,西南隔三枝香水道与南海区相望,西至大坦沙岛及洲头咀至沥滘的沿江地带,与荔湾区、海珠区毗邻。是广州市“北雄南秀”古城格局的重要地区,是广州市重要的南大门。
区内主要河流有前航道、后航道、珠江前、后航道与沥滘水道交汇的海珠岛,有沥滘水道、三枝香水道、南湖、土华涌、大塘涌等。区内水网交织,是典型的南方水网城区。地处亚热带南缘,北回归线横过其南面,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是:1、冬短而暖,夏长而炎,春末夏初有后春寒;2、四季皆雨,冬春干旱频繁;3、夏半年炎热、潮湿、多雨,多台风、雷暴。年平均气温为21.8℃;历年平均降雨量为1674.6毫米。最高气温39.6℃,最低气温-1.9℃;有霜期五年一遇为3天,十年一遇为5天,二十年一遇为6天;初终霜期分别为12月23日和3月2日。
海珠区总土地面积146.8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1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2.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2平方公里,其中,复种指数100%的耕地面积14.53平方公里。区辖15个街道(滨江、海幢、昌岗、素社、江南中、沙园、南华西、龙凤、凤阳、瑞宝、南洲、琶洲、南石头、赤岗、新港),185个居委会,59个自然村。常住人口91.07万(其中户籍人口69.43万,暂住人口21.6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