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东门在哪?

庄长节庄长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大东门是老广州的叫法,确切的位置应该是中山五路-中山六路交界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西路。 以前的西关大屋一般都有个大院子的,这个院子通常有前后两个门,前面是大门,通常装饰得比较华丽,供宾客出入。后面则是一个小门,称为“后门口”或“后门”,主妇们日常进出都从此处。而大东门就是这个后门的称呼。

现在那里已经修建了地铁,破坏了旧日的景象。但是大东门作为一个地名仍然在用着,只是很少人了解了它的来历而已。 我小时候住在文德路的文德楼(现改名为文德新苑),那个地方属于西关,所以平常说话喜欢带个“西”字,比如“走西”、“食西”。后来搬到越秀区的东湖新村定居,那里的人习惯用“上”来表示方位,比如“走上”、“食上”,我逐渐受其影响,把“大东门”叫成了“上大东”。其实,这里的“大”应该读作[taai3],与“太”同音。这是旧时广州人对“大”的读音习惯。因为如果读成现代标准音[daai3]的话,听起来就很像“打”了。

现在再回头读自己的文章,发现“大东”的“大”都写成繁体字的“大”,而“东”字却少写作繁体字形状。。。 说明我的记忆还是准确的。嘿嘿! 大东门的另一个说法,在今北京西路南侧一带。 这里曾经是一片水网,这一带古书称它为“大东门外沟南畔”。宋代时,这里建起了“吉祥寺”,元、明两代曾进行修葺扩建。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记录还保留到今天。

到了清代末年,这里出现了一些洋行和商店,渐渐繁华起来。 民国初年,当时广东的政权轮替频繁,军人们常在这里用火枪对射,造成大量平民死伤,因此这里被称为“炮子街”而闻名。

杜杉鑫杜杉鑫优质答主

解放北路与越秀中路间的万福路北段,原先叫大东门直街,那是明清两朝大东门的所在地。明洪武十三年,指挥使陈镛拆除了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所筑的土城,为抵御元朝宗室后裔在广东的残余势力——“海盗”,按元代旧郭城的东、北两部分的基础增筑砖城。洪武十七年(1384年)建成,周长二千八百五十四丈,高二丈九尺,上宽二丈六尺,下宽二丈九尺。

明清时的大东门上,筑有高过城楼的“镇海楼”,与小北的“归德楼”相照应,有“镇守海北”之意。那大东门正对越华路。建国后1951年拆城筑路,辟为万福路,1967年改成太平路,1996年又改成万福路。原先的大东门直街、万福南直街,合二为一,扩宽成万福路南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