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仁安街在哪里?

时曼莉时曼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初中的时候,曾经一度觉得那是我的人生起点。 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小镇上,小时候家境很一般,父母靠种地和打工供我和妹妹读高中。虽然家境不好,但是父亲一直非常尊重我们,总是告诉我们不管走哪条路,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记得那是初三时候的事了,有一天放学回家,看到家门口贴着一张很宽的白纸,上面写着“广州市第二中学招收非本市学生”的字样(二中是全市最好的学校)。

当时我并不知道高考这件事情,也不知道市里还有这样的好学校,只是听大人说过广州有很多繁华的大街道。因为经常听着收音机里放到的《羊城夜曲》,所以“广州”这两个字对于我来说有着一种特别的吸引力。

第二天我拿着这张通知书去找母亲,告诉她我想去广州读书。当时母亲的眼睛湿润了,但是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把这通知书叠好放进抽屉里。 后来过了很久,我才从中了解到,为了让我能去广州读书,父母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才凑齐了我的学费和生活费。而家里除了我的书桌之外,所有的家具都卖了,就是为了送我出去。

那时候小,并不懂这其中的含义,只知道自己要开始一个人的生活了。我每天骑着车子穿梭在陌生的校园里,看着那些穿着整齐校服、青春洋溢的面孔,总是忍不住地想,我有没有可能和他们一样呢? 幸好,我没有让自己失望。现在我在美国拿到了生物科学的博士,并在最牛逼的研究院做着最有前途的研究。 但是如果当初没有离开家乡,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会不会和爸爸妈妈一样生活在一个小镇上,每天下田干着农活?还是会像村子里的那些姐姐们一样早早嫁人,然后生育孩子,日复一日过着一模一样的生活。

有时候想起这个,我总觉得后怕,害怕自己最终没有跳出那扇门。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个叫仁安街的地方,它给了我新的梦想,也让我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柏南竹柏南竹优质答主

仁安街因古代的“仁安里”而得名,后来“里”变成“胡同”,简称“仁安”。仁安,本是一条小胡同,长48米,宽2米,东起煤市街,西至灵境胡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将煤市街至仁安里的路段打通改建成一条“丁”字街,通称为仁安胡同。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拆除宣武门外的护城河上仅存的西便门和东南城墙角楼,并扩建西便门立交桥,拓宽宣武门外大街工程中,将仁安胡同西段扩展为城市道路,路北留有东起宣武门外大街,西至灵境胡同的一段,宽5米的胡同,定名为仁安街。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仁安胡同改为仁安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