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多长时间能逛完?
2018年5月3日,星期三,天气阴转晴,气温14-23度。 这次天坛之行是因为今年二月我在香港旅游的时候在机场买了一份北京旅游地图(具体可看我去年写的这篇游记),上面有免费参观的景点推荐,其中就有天坛。 我觉得这么有名的地方,有机会一定得去逛逛,于是就和同事约着周末一起去。可是到了周五的时候,我突然看了下日历,原来那天是四月四号! 就是那个清明假期刚刚过去的清明节!!! 于是我给同事发微信说,“唉……估计周日咱们去不了天坛了……” “为什么?” “国祭啊!” 然后我打开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果然,下午三点开始所有节目都暂停播报,央视新闻频道正在直播——清明祭。 不过,我想起了我买的那份地图,翻到相关页面,赫然写着“春季(三月至五月)”的字样。
我心里想:天坛这么大,清明节肯定人很少,而且我们上午去应该也来得及吧。 于是晚上和同事们商量了一下,决定第二天赴天坛之约。 我们订的是早上十点的票,不过大概九点半就到了,因为要取票、安检等等。 天坛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祈 年殿 和 圜丘坛 。
进入大门后,首先看到的就是两排青砖灰瓦的建筑,那就是过去皇帝祭祀时所住的斋宫。据说每年立春的时候,皇帝都会到这里住几天,举行迎春大典。 这个建筑群看起来比较普通,不过正中间的一个门口有一个用篆字书写的“泰元门”。这个门进去以后才是真正的天坛。 在正厅里,有两个身穿清代服装的演员正在喝茶聊天,看起来就像是宫廷侍卫一样。我还以为他们是真人扮演的来着,后来才知道这是天坛专门为游客准备的表演节目。他们说话的腔调和内容都像是真的雍正皇帝和他的随从。 表演看完之后,我们来到真正的天坛。
天坛共有三个大门,每个门上都雕刻有精美的图案,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来得及细看。 大门里面的景色非常美,但是人也比较少。我们沿着中轴一路往前走,在路两边都有红色柱子的廊庑(wēi),看起来很像故宫。 走了很久,终于看到祈年殿了。 这里比刚才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而且因为刚看完演出,感觉所有人都很喜庆。
我本来还以为要挤进那座大殿才行,没想到我们这一行人直接从旁边的小道进入了大殿。 说实话,这感觉真的很奇妙。我仿佛真的穿越回了古代,和古代的帝王一样来参拜天地。
从祈年殿出来,我们去了圜丘坛。这个坛相比起祈年殿来说就比较朴素了。正中间有个圆形的大殿,外面环绕着一圈回廊。
我们在里面四处走动,感受着古建筑的韵味。 除了看建筑,我们还特别有意思地体验了皇权。
在天坛,有一个专门负责讲解的志愿者阿姨,当我们走到一处地方的时候,她就会马上过来给我们讲解这里的典故。当讲到重要的地方时,她还让我们感受一下当年的皇帝是怎么行大礼的——跪倒、叩头、唱礼。
虽然感觉很有趣,但连续两次跪下来,我的膝盖还是觉得很疼。 游览天坛总共花了不到五个小时的时间。
不得不说,尽管天坛很大,但是细节处处体现用心,很多场景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每走过一道门都会有相应的工作人员把大门开启,当你走进大门的一刹那,那些工作人员就会立即把大门关闭。这种仪式感非常强,让人不得不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