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也有丝绸吗?

左藤帅左藤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西湖丝绸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宋锦圆机,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加提花标记的织造中心——南宋皇城“临安”(今杭州)的诞生,揭开了杭州丝绸的千年往事。 杭州是丝绸之乡、中国三大丝绸生产基地之一。

据史料记载,在汉代以前,丝织业已经相当发达。东汉时期,钱塘(今杭州)已成为全国七大织造中心之一;南北朝时,钱塘、吴兴(浙江湖州)、会稽(浙江绍兴)三处成为全国的三大产丝地;唐代,杭州生产的花罗曾作为贡品进贡朝廷;宋代,杭州的丝织业有“十万居民家火户,三千细织走通都”之盛;元明清时代,杭州的丝绸产量和质量都是全国第一。 而现在,杭州的丝绸行业逐渐萎缩了。2014年,杭州最后一家国有丝绸厂——杭州丝绸工艺厂宣布停产。曾经辉煌一时的杭丝纷纷转投他求。 但留在杭州的是无数被世人遗忘的边角料。 “这些丝头尾很值钱啊!” 在杭州市拱宸桥街道一仓库里,记者见到了被称为“丝绸残料之王”的孙永根,他手上拿着的正是从废旧丝绸中抠出来的丝。

“这些都是用高级生丝做的,价值很高。一般做一条桑蚕丝的裙子要3000元到5000元左右,而用这种废绸料制作同等重量的裤子至少要值1500元。” 说着,孙永根将一根丝递给记者,仅四五百克重的丝线竟然能绕出4.5圈。据他所知,市面上一般的丝线每千米重量在16-18克,而这一根丝的重量就有70多克。

除了用来做服装辅料和内衬,这些丝最华丽的归宿就是制成丝绸壁纸。 走进位于拱宸桥街道的浙江宏扬新材料有限公司,一眼就能看到巨大的车间里铺满了丝绸,工人们在中间来回穿梭,将丝绸裁剪成各种形状后,贴上壁纸刀,最后送入烘房干燥。

“我们采用的古法制作工艺是从苏州引进的,过程非常复杂。”公司负责人王新明告诉记者,为了让丝绸更具韧性,他们在工序上采用了和造纸差不多的方法,先用湿纸法让丝绸吸收一定的水分,再用热熨斗对丝绸进行两次加热定型。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漫长等待,一块块丝绸墙纸终于完成了最后的干燥工序,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印花程序。而在这过程中,因为受原料尺寸影响,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丝绸能被充分利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