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有哪些景点?
1.杜甫故居(即现在的大门) 2.大观亭:在“杜甫草堂”大门外东南角,是清代康熙年间由成都知府杨茂元所建,用以凭吊、纪念诗人杜甫。因杜甫在此寓居时曾登此亭远眺,所以叫“望川亭”,又称“观江亭”。该建筑为二层木结构,平面呈方形,亭内原立有“古望川亭记”碑,现已不存。
3.少陵草堂旧址: 在今草堂寺内杜诗所载之“西郭坊”与“东郭坊”之间一带地方,现仅存一些断柱残垣,以及几通碑刻。 4.工部祠:位于草堂内北面最里处,为祭祀杜甫而建,祠前有一块石碑上刻着“唐工部少陵侯樊公祠井”,旁有两棵桂花树。正堂供有杜甫塑像,堂内四壁悬挂杜甫画像和题咏杜甫的诗画。工部祠后面还有清乾隆年间所建的戏台,俗称“少陵祠堂庙”或“大庙子”。每逢农历二月十六、六月十三、九月十五日,这里都要举行庙会。
5.浣花溪:从杜甫故居往北走约二百米便是浣花溪了。据说李白也曾寓居于此。如今这条小溪仍然潺潺流淌,溪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环境清幽,令人心旷神怡;小溪边有石桥数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杜甫诗中所谓的“韦郎竹马”桥——一座单孔石板桥,据说是汉代所遗,虽然历经两千余年风雨侵蚀,却依然完好无损地屹立于溪上;桥下流水淙淙,岸边杨柳依依,景色十分优美,难怪杜甫会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呢!在浣花溪的北端有一座“浣花草堂”,就是杜甫当年寓居时的遗迹了。
6.茅屋三间:工部祠前的两棵桂树,相传为杜甫手植。院内还有杜甫的塑像和石刻“怀乡堂”匾额等文物。院中有工部祠。
7.草堂寺:始建于隋代,初名“妙济寺”,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诗人贾岛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庐山东林寺主持时,移建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唐德宗李适赐名“敕建大慈惠佛寺”,简称“大慈寺”。后白居易、苏轼等人又先后主持寺务。大慈寺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弥勒殿、大佛楼、千佛廊及禅院等。
8.柴门:位于草堂东墙外小路南侧。
9.梅苑:位于杜甫草堂南门外。 10.工部祠:在大成祠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