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好玩的景点有哪些地方?
淮安,简称“淮”或“清” ,古称山阳、清河、淮阴,又称泗州、清口,地处江苏省中部,是苏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干线枢纽和中心城市之一;南临长江、北接徐州、东邻盐城、西连宿迁,与扬州毗邻接壤;下辖两县四区(洪泽湖古运河景区、清江浦区、淮安区、淮阴区和洪泽区)17个镇(街),总面积为10072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455.3万,常住人口467.89万人[1]。 全市地势平坦开阔,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有“黄河故道”、“淮河故道”、“运河故道”,被誉为“大运河明珠城市”。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以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家等优质旅游景区共48个,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洪泽湖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优势明显[2][3]。
一、洪泽湖风景名胜区 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由洪泽湖湿地保护区、东堤遗址和古荥阳、古城寺三个景区组成,面积35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100万亩。风景区内拥有野生动植物资源达200多种,其中鸟类180多种,鱼类60多种,植物40多属近200种。
二、淮安府署 始建于公元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系时任江苏巡抚庄有可主持兴建,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了。它是我国迄今保存较完整的清代一级衙门建筑群的代表作品。淮安府署坐北朝南,占地5万平方米,四周有围墙环绕,建有东西各60米、南北各40余米的拱形门楼一座。大门上方横额书“淮安府署”四个大字。大门外左右两侧各有砖木结构建筑一座,原为巡行衙役住宿之所。门前东侧有石狮子一对。进大门至二门有一道照壁,二门内东西两侧各有下马石碑一块。过二门是庭院,西侧有仪门三间,北侧有大厅五楹,均为硬山顶,大木彩画。厅前东西两侧各有耳房三间的配房,过仪门正中有穿堂屋一间,厅、配房屋顶一律硬山调大脊。穿过厅就是府署的正大堂,俗称“官爷堂”,面阔七间,进深五檩,灰瓦覆顶。堂上悬一块黑底金字的匾,上书“明肃堂”三个字。大堂两侧有廊房各九间。廊子后面是二堂。整个府署的布局基本保持原貌,只有少数建筑因年久失修而损毁。目前,正进行修复工作。
三、周恩来故居 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城东桃花巷内,原是李鸿章家的花园。清末民初,曾名周家祠堂,后称周氏寓所。1942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及代中央军委主席的周恩来同志和他的母亲曾在此居住。该建筑群建于19世纪八九十年代,占地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七百平方米,由主楼及东西厢房、照壁、花坛、庭院组成。主楼是一座前后五进、上下两层的古典式中国苏派民居建筑,青砖灰瓦,飞檐翘角,粉墙黛瓦,窗棂槅扇,造型简洁典雅,朴实无华。第一进是天井院,第二进为堂屋,第三进为卧室,第四、五进为书房、客厅。东西厢房与主楼相连,并依次有耳房、花厅、过厅、厨房、磨房、草仓等配套辅助用房。
四、镇江南宋石刻--林麓堂 南朝梁天监十四年(515)始建,原名昭明陵,唐大中二年(848)改建成寺,初名保境院。宋景德年间改称宝境禅寺。明代改名宝华山。清代康熙帝赐诗、题额,称宝华梵宇。民国时称宝华山,又因山形似莲花座而得名"莲花宝地"。现存建筑大都为明清时代遗物。有天王殿、地藏殿、观音阁、藏经楼、千年古银杏树等。山中珍奇花木多达210余种,其中珍稀古树就有百余株,如高逾30m的银杏树、树龄在600年以上的古玉兰,最珍贵的是一株千年罗汉松。
五、淮安府学文庙大成殿 坐落于淮安城内东南隅。自北宋熙宁五年(1072)建学至今已历九百余年,历代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中,以明成化十六年(1470)重建的大成殿最为古老,是江苏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祭祀孔子之处。 殿为歇山重檐,前后出廊,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通高约22米,占地面积450平方米。柱础石雕刻精细,檐下有斗栱,呈方形。屋顶黄绿两色琉璃剪边,正脊、角脊均饰以螭龙、吻兽等,造型生动美观。殿基用条石砌筑,高2米有余,气势雄伟壮观。 此殿虽几经修缮,但仍保持了明代建筑风格。 殿前左右分列月台,月台上原有石坊、棂星门,今俱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