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有地铁么?
没有,但有一趟免费的地铁公交车 -197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西宁火车站(红公园站)是新中国第一个地铁工程,当时被称为“西宁地下铁路” -2013年重建后开通的西宁南站(南滩站)。这个站点与10年后建成并运营的太原地铁1号线首尾呼应,共同记载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率先进入地铁时代的辉煌历史 西宁曾经有两座地铁站-红园和朝阳。可惜上世纪60年代被拆毁,留下了一段无法填补的遗憾
当年,青海人民决心要实现“赶上汽车跑,超过美国飞”的目标,所以修建了两座地下铁道。一座是连接解放桥和火车站的地下道,就是现在的西大街;另一座就是连接朝阳路与北山嘴的地道——朝阳沟。 据说,当年的朝阳沟隧道里还安装上了电灯,配备了一名值班员。
每天天亮启动车子之前,都要查看一遍线路:第一遍从火车站到广场,检查有没有行人或车辆;第二遍从广场到北山,看看是不是鼠害严重。然后两遍反向操作,彻底保证行车安全。
那个年代交通工具单一,又没有堵车一说。因此这条地下铁道的作用极大,对缓解市区交通压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了客运,它还有货运功能。在解放初期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为了节约运输成本,西宁的钢铁、煤炭等工业原料都是通过火车拉到工厂,然后再由人力或畜力运进厂区。
1958年大跃进时期,由于计划经济发展缓慢,政府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赶超”的口号,各行各业都加入炼钢的热情中。为了将优质原煤送到炼钢厂,铁路上拉来一批“特制木箱”。这些外表看起来和普通货箱没什么区别的木箱,里面却铺满了锯末,用来运送原煤。当火车驶进朝阳沟地道口时,负责道口安全的一名工作人员用旗语向火车驾驶员示意,同时通过扬声器告诉对方,道下面正是朝阳沟,要注意安全!
不过后来还是发生了一次意外。一辆满载铁合金的列车,因为运行途中铁合金漏掉,司机未察觉直接开到朝阳沟隧道内。幸好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机车车辆只能通过柴油机带动旋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