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与地铁吗?
我,一个在广深从事基建行业多年,熟悉地铁、公路、机场、码头等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师,今天跟你聊聊这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下空间——地铁。 地铁,是指修建在城市地下空间,用以满足城市客运交通需求,具有高密度、大容量的特点,通常由车站、隧道、出入口及其附属设施所组成。 说到这,可能你们有点想不通了,既然有火车和公交车,为何还要建地铁?不都是公共交通吗?
其实,地铁和上述交通工具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没有可可比性。 先说公交。目前我们国家对公交车驾驶区域的规定中,除了一般要求驾驶员持有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外,还明确要求驾驶人“持有相应车型的道路客运机动车驾驶证”且“初次领证时限满1年,每个记分周期(一年内)没有扣满12分的记录”。
而地铁列车由于运行速度相对较快,对驾驶员的要求非常高。同时,因为地铁列车是在封闭式环境中进行运行的,一旦出现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也要远比公交严重得多。地铁司机的准入条件相较于公交车要高很多。 在车辆方面,根据建设标准不同,一般将地铁车辆分为A型、B型和C型3类。其中,A型列车最高时速80公里;B型列车最高时速100公里;C型列车最高时速90公里。
除了车辆的区别之外,这三种类型的车辆在日常的行驶路线也有区别。 A型车一般用于新建线路初期或客流密度较低的区域; B型车一般用于客流密度较大的市区线路; C型车则通常用于客流规模大、运送能力需求高的干线线路。 从建造的标准来看,一条合理的地铁线路的建设应该是先建设干线然后接入支线,这样既保证了运力的需求又能做到节约成本。
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旧城区改建或者新城市建设需要。这时候就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尽量平衡各方利益来进行建设。 再说高铁和动车。虽然它们都属于高速列车,但是地铁和城市化进程中的轻轨、市域快轨等轨道交通项目相比,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首先,它们的线路走向可以不用考虑与城市现有轨道网的衔接问题;其次,因为是在地底下运行,不会对地面交通产生什么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不管怎么说,这些交通工具都肩负着城市通勤的重任。 最后说公路。或许是因为现在城市建设的需要导致很多公路项目被迫改道,又或许是因为汽车进入生活的便捷,大家已经习惯了用私家车来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于是大家对地铁的认知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人询问某某城市有没有地铁?其实,地铁之所以被誉为“城市大动脉”,它的主要职责是承担大城市和大都市区中心区与外围组团间的客运交通,也就是所谓的“大城市干线的公共交通”。而且,由于城市的建设和人口分布的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并不是所有地段的公路建设项目都能像想象中一样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