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估算地铁时间?
这就要聊一聊,关于“地铁延误”的那些事儿了。 先来说一个冷知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路,并不是伦敦的Piccadilly Line,也不是纽约的New York City Subway(虽然这两条都是全世界最早的地铁线路之一),而是1863年诞生于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的Tsarskoye Selo Railway. 不过,后来者们确实很快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以北京为例,目前运营中的地铁线路共有22条,而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正阳门到永定门间的大栅栏铁路于1954年被拆除,至今已经有了近70年的历史。 北京的地铁修筑史上,还发生过一起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件——“京张铁路”之争。 “京张铁路”即现在北京地铁13号线的一部分,这条线原本的规划是起自北京老城中心的地安门,向北穿越明朝皇陵、圆明园等地到达北边的张家湾,所以叫做“京张铁路”。
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所限,修建地安门到北三环的线路只能拆分成两断,东段称“地下铁道”,西段称“北京地铁”,1969年开始施工,1999年才连接贯通。 因为这一段的线路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大量明挖回填的方式(也就是在路面下采用明挖法施工,然后在两边回填土石方进行加固),导致这一段的路面下降明显,给交通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此,这段线路在开通之初,还引发了舆论风波。 其实,除了像北京这样有着悠久建城历史的现代化大城市外,诸如东京、巴黎这样的古老都市,其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城市“顽疾”也有很多和地铁有关。
就拿巴黎来讲,这座法国首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叫Métro,简称为“大马赛克”(因为Métro的发音近似于法语中的mètre,而这个词又有“马赛克”的意思),建成于1900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地铁系统。
不过,虽然它最早建于1900年,但在后来的岁月中,也经历了多次改造。 就拿最近的一次来举例吧。 2018年,为了迎接奥运会,巴黎市政府决定重新修缮火车站附近的Panthéon - Cité coopérative车站,把建造于此的奥塞博物馆搬到别处,然后在原址建造新馆。 这座建筑不仅造型独特,而且因其位于地下,又在市中心,不可避免地会给周围的公共交通带来一些影响,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拥堵。
为了减轻对地面交通的影响,施工方采取了一种特别的施工方式——只拆除站厅层,将站台保留下来,在上方搭建临时的顶棚,从而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行。 等到奥运期间,游客们乘坐地铁抵达终点站前,再进入新落成的博物馆参观,体验“沉浸式”的历史文化之旅。 当然,如果游客们选择不乘坐地铁,而是驱车前往,那结果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