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需要多久建好?
以北京为例,四号线是由北大资源宾馆到海淀黄庄北的,2003年1月开通,当时叫北京地铁4号支线;一号线是苹果园至四惠东的,1978年建成,当时只有10个车站,因为和当地街道重叠,所以当时只允许白天运营,晚上关闭检修,1984年拓宽并延伸到四惠东站;二号线是朝阳门到西直门的,1965年建成,当时只有一个站台,后来陆续拓宽改造;十号线是牡丹园到西钓鱼台,2008年通车,2010年南段(牡丹园到海淀黄庄)正式运营。 这样看来,北京地铁一条线路从立项建设到开通运营一般要十年左右的时间,当然这个数据是有水分的,毕竟这些线都有规划、开工、停工、再开工、再停工、竣工等不同的阶段。
但是北京地铁的建设速度在全国算是非常快的,这主要是因为北京作为首都肩负着服务全国的使命,交通方面当然也要当仁不让地走在前面,因此北京在资金、人力、材料等方面都拥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再加上旧城改造、机场扩建、奥运工程也都在这一时期,所以建设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
不过,相比起北京的“快”,我更欣赏香港地铁的“精”,作为全世界唯一修建在地下的地铁系统,没有之一。香港的地下铁路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那时正是经济腾飞的时期,香港政府花巨资建地铁,但建设标准极为严格,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提升了效率。而且由于地处东南亚,地形相对平坦,港铁大多采用地下敞开式隧道,极少用明挖回填的方式施工,因此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影响非常小。
目前香港地铁已经全线开通智能卡服务,凭一张卡片就可以刷地上下车,非常方便,而且车厢内也非常干净,除了工作人员很少见到清洁工的身影,卫生状况令人满意。虽然香港人口密度大,住房紧俏,但是在地铁里几乎看不到抱小孩的家长,这点与纽约相似。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如果不考虑民生,那必然是一个毫无效率的官僚机构,而如果太顾及民生又很可能会让公共交通陷入瘫痪——这就是香港地铁建设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