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有几个窗户?
北京地铁有600多个扇形通风口,但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窗”。 这些扇形的通风口分布在各个站厅,隧道和轨道间,通过风扇的抽风作用降低地下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提高空气质量。 不过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相关标准明确地铁设计中需要设置通风口,所以设计师在设计上完全靠经验和感觉来给每个地铁站“留口子”。
根据地铁设计院工程师的介绍,他们通常在结构施工过程中会预先留出通风口的位置,但通风口究竟有多大却没有具体规定,通常是由建筑师依据经验、风格来进行设计的,所以不同地铁线路之间的通风口大小并不一致。 以人民大学站点为例,这个站共有4个出入口,其中3号与4号的侧墙上有两个宽大的通风口,而1号和2号出入口的侧墙上则只有一个细小的通风口。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使空气流通更加顺畅。 因为通风口越大,越不利于气流循环。为此工程师们想出了在入口设挡墙、在出口设导廊的做法,既保证了通风口的面积,又使得流速缓慢的气流能够在站内四处流动,消除死角。 北京地铁全线近200座车站,规模庞大,建设工期短,加之北京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如何保证在建车站的密闭性和空气流通性是一个大难题。
为此建筑师的方案是尽量增加空调系统的功率以及新风量;在土方开挖时尽量扩大洞体,使得进站风得以加强;同时在土层中预埋通风管道,确保新风能直接进入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