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最深几层?
6、5、4线,还有在建的10号线,都是地下五层。 不过要说最深的,应该还是2号线,毕竟它最旧了;虽然5、4线的某些路段比它深,但因为不是全线,所以不能算它最深。
老广可能不知道,2号线上面是“无砟轨道”(和高铁一样的技术),因为广州这一段的地质情况很复杂,有岩溶,所以用了这个技术。而且,2号线也是国内地铁第一条全部采用这种技术的线路。
所谓“无砟”,就是没有渣。也就是没有豆腐渣工程! 因为没有碴(渣),所以对施工的要求就很高。比如每节轨件都必须严格对位,误差不能超过3mm;由于没有砟,道床的受力状态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要重新设计结构,使得它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而不会发生变形或损坏。
因为施工难度大,所以在维修保养方面要求也较高——毕竟如果道床出现问题,那么就需要把整个道路盖板掀开进行维修处理,非常麻烦。 在建设过程中,为了控制沉降,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减轻施工对周边的影响。比如在桩基础上覆膜,防止泥水渗入土壤,在基坑周围建立挡土墙等等措施。
在地下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深处掘进,是广州地铁修建的家常便饭,18号线的盾构下潜深度达到60多米,可以称得上全球之最。
在珠江三角洲建设地铁,不仅要与水和土展开斗争。珠江三角洲上含水层多达10层以上,而且地下水压高、渗透性强,渗透范围广。以在珠江入海口修建18号线磨碟沙至新港东区间为例,其地层为海陆交互地貌,先后要下穿前、后置业涌以及珠江前航道,下潜深度达到60多米!施工过程中,地铁建设者要面临“透水、坍塌、变形、污染”等工程风险,可谓挑战重重,被专家列为“国内罕见、国际盾构工程难点”。
要攻克这一世界级难题,必须使用超大直径的盾构机。2017年12月30日,为18号线量身定做的泥水盾构成“粤海1号”、“粤海2号”在广州南沙顺利下线,这是我国自主研制常压刀盘的最大直径盾构。2018年开始,“粤海1号”、“粤海2号”正式在地铁18、22号线投入使用。
此外,广州地铁18号线等“市域快线”穿越狮子洋的国之重器——“海瑞克924号”盾构机也不遑多让。作为国内同类直径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盾构之一,“海瑞克924号”可承受7.58个大气压强,在50多米深的海底,开挖断面相当于10层楼高。目前,该盾构机已创下穿越海底隧道1176米,日均掘进6米的作业速度。按此速度,该隧道有望在2020年成功“会师”。
盾构机的巨大威力,助力广州地铁“市域快线”攻城拔寨,稳步推进。截至2020年9月,“海瑞克924号”盾构机掘进里程达1758.5米;14台大直径盾构已为地铁18、22号线共掘进8.47公里,完成总量的27%,3台盾构相继完成4段区间隧道的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