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天气哪里不下雨?

乐家豪乐家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一个冷知识,在气象上其实没有“晴天”这一说法。 气象学中划分天气状况只有两种:有云和无云。 有云又分有云、低云(积云)、高云(卷云)等等;无云也分无云、少云、阴天等。 所以从气象学意义上来说,“晴天”是不能用文字来精准表达的。 而我们用“晴”字来表述天气,是受到我国农历记日的影响——把“晴”理解为太阳出现的时间。 在农历中每个节气前后各十五天被称为“朔望月”,这个月份中“日出”和“日落”的日期是有规律的。

以冬至为例说明,冬至这一天太阳由南向北移,白昼最短,过了冬至白天逐渐变长,也就是说,冬至过后太阳升起的时间和落下时间都在向“晴”靠近,到小寒大寒时太阳几乎昼夜不停运行。所以,小寒和大寒时“晴”的概率是最高的。而立春之后太阳又开始“躲猫猫”——这时的晴天比例又会下降。 所以,从气象记录“晴”的天气来看,确实是没有下雨或者下雪的时候概率大。但实际从云层变化看并不是这样。

就拿刚刚过去的2021年双十一来说,虽然节气已经是小雪,但很多地区依然阳光普照,这种晴朗的天气持续到了双十一当天,因此不少快递都延迟了派送。但从云图上看,华北大部分地区当时都是阴云密布或者雨雪纷飞。只不过,因为城市热岛效应和人工增雨作业,使这些区域出现了局部晴空区,我们站在地上自然感觉不到云。 但云的存在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并且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说来,在具有稳定的大气环境情况下,才能形成较为稳定的云。而当有冷空气入侵时,由于冷气团势能较高,很容易将暖湿空气推到更远的地方,从而形成大范围雨雪天气。

阿函灵阿函灵优质答主

一般天气预报很难预报出“哪儿不下雨”,只能大致分析出降雨的落区。因此,天气预报中的“局部地区”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点,而是气象部门在难以确定更准确的降水落区时,采取的一种模糊表达方式,用来指代“不是全部,但范围又超过若干个相邻区域”。

随着气象雷达系统的不断升级,能见度越来越高,定位也越来越准确。一些“局地天气”也能被探测系统捕捉到,气象专家就可以针对这个局地天气开展气象预报服务。目前,公众可获得的精细化预报服务有2.5公里空间分辨率、1小时时间分辨率的气象要素网格预报。

天气有区域性,具有独特的时空分布,不仅横向上存在显著差异,纵向上更是高度的不均匀,因此精准预报还有不小的难度。未来,通过集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技术,可以提供覆盖公里级分辨率的降水临近预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