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天气原因?
1954年8月5日,河南省漯河市发生特大暴雨,24小时内降雨量达到730毫米(平均每小时降雨量高达30毫米)造成黄河、汝河、沙河南北两岸大量农田被淹,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均达历史最高值。 据当年《人民日报》报道;“昨日,河南省中部地区连续降特大暴雨。 昨日上午9时至今晨6时,豫中漯河地区24小时降雨量为730毫米,郑州、许昌两市郊县的降雨也达600多毫米。”[1] 这次暴雨的降水量,超过了我国陆地上的任何一条河流的12小时降水极限值,相当于将台湾省全部地区的降雨总量加在一起(台湾省全年降水量在2500-3000毫米之间)。
1956年夏秋之际,河南省南部、中东部再次遭遇历史罕见强降雨,驻马店、信阳等地出现大暴雨,局部出现特大暴雨。据统计,1956年7月1日至8月10日期间,河南全省平均降雨量为429.3毫米,而南部、东部部分地区高达800至1000毫米。[2] 那么此次降雨是如何形成的呢?当时处于季风气候向温带气候过渡阶段,冬季气温比现在还偏暖,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容易出现持续性降雨过程。
由于中原腹地地形平坦,空气流动速度缓慢,使得上下对流迅速加强,从而形成强降水。当地在汛期没有很好的工程措施进行排涝,使得城区很多街道变成了河道。
不过,令人吃惊的是,如此严重的洪涝灾害却没有产生明显的污染。这是因为当时的工业还比较落后,城市规模也比现在小,没有太多的汽车和机动车辆。另一方面,水污染治理技术也比现在要落后得多,污水处理厂也很不普遍。所以,雨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