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如何预报天气预报?

竺朝林竺朝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非常敬佩为科学而献身的杜鹃专家;同时,很遗憾自己并非专业人士,无法给出详细精准的答案。 在此,仅就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了解的一些信息写下浅薄的看法,仅供参考。

据我所知,观测气象变化是鸟类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比如我所在的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就经常接受鸟类监测气象的委托)。因为它们具有“随季节交替迁徙到南北两极进行冬夏两季轮换”的特异功能——这就使得我们可以跟随它们的迁徙路径,在迁徙的重要通道和停歇地建立气象站,测量并统计不同季节、不同年份的气象数据。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不同物种间气侯数据的异同,就可以看出某些气候特征的共性及差异性,从而为我们理解气候变暖等全球环境变化提供重要的证据和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鸟类具有“变温”特性(即通过扇动翅膀产生气流来提高体温,因此鸟类的体温一般比较高,可以达到41℃左右,比人类要高很多),所以在观测的时候,通常采用“无干扰观测”的方法,即在远离人类活动和各种可能带来的噪声和污染的地点,用专业设备(有的需要安装在上千米的铁塔上)对目标区域进行长时间的数据采集。 在具体的观测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问题,也需要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解决。

比如说,除了要考虑气象的因素外,还要考虑地形和海拔高度对温度的影响;要掌握鸟类生理学知识,知道什么时候扇动翅膀,怎么扇动翅膀最恰当(过猛会把羽毛扇落,造成数据缺失);还需要懂得影像分析、统计学分析等方法,这样才能做好对海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 除了直接观测获得气象数据外,近年来,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也逐渐掌握了一种新的方法,就是通过分析动物在不同海拔的高度栖息和行为变化的特征来反推气象数据。 如果从研究方法而言,个人认为这种基于遥感的反演方法更加先进和智能化,只是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支昊坤支昊坤优质答主

杜鹃的叫鸣时间在农历清明前后,当杜鹃开始叫鸣时,其他鸟类鸣声渐歇,所以民谚说“杜鹃叫,百鸟默”,杜鹃的鸟鸣十分婉转清亮,一声高一声低此起彼伏,听起来如同“布谷布谷”“光吃包谷”“割麦插禾”等,所以也被人称作“催春鸟”、“催耕鸟”、“催农鸟”、“耕田鸟”、“割麦鸟”、“快活鸟”、“山秀”等,人们根据其鸣啼来安排农事和预测未来天气。

谚语云:“杜鹃叫,农夫笑”,这是因为杜鹃叫鸣的时间正是农事开始的春天。杜鹃鸣声清脆婉转,“布谷布谷”叫个不停,似乎提醒人们“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杜鹃常在农历清明前后叫鸣,农谚道:“杨柳青,洗菜耕”,意味着此后便进入农忙时节。杜鹃一声催人一寸忙,所以农谚说:“头一声声,麦子如金;二二声声,麦子黄金;三一声声,麦子当银”、“布谷前叫,高田早,低田迟;布谷后叫,插满田”,意思就是在杜鹃刚叫鸣的时候,抓紧时间在高田先犁耙下种,在杜鹃叫鸣结束后,再从低洼处开始插秧。杜鹃从叫鸣到停止叫大约要一个多月,农民根据杜鹃的叫鸣安排农事节令。

根据杜鹃鸣叫的时间早晚,人们会预测未来天气情况,若杜鹃叫的晚,就意味着暖得晚,夏天气温也高,农谚道“杜鹃叫得晚,必定是热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