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天气预报几点?
目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气象中心成立的“国家级大气探测实验室”,拥有中国最大的超算平台、最新型的观测仪器和最高端的科学系统,能够实现对全球范围的大气和海洋进行实时监测。 该实验室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收集和分析超过10亿份数据和模型产品,为《新闻联播》与《天气预报》等栏目提供及时的数据和支持服务。
在2016年的台风“莫兰蒂”的直播预报中,央视用到了最新的数值模式结果以及超级计算机的模拟视频,这是首次利用超级计算机的技术展示台风的移动过程,受到了广泛好评。 在今年5月四川雅安地震后,央视新闻播出了《风雨中,我们和你在一起》的公益海报,其中运用到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双模式”预测技术,将地震系统的微观特征和气候系统的宏观特征结合在一起,成功预测了未来3天的降雨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还获得了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这也是地球科学领域唯一一项获奖成果。 这个由陈秉钊团队实现的科研成果,让我国成为全球少数几个能够实现对台风路径精准预测的国家之一。同时,通过整合多个观测场的资料,构建新的参数化方案并应用于超级计算机,还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形势做出较为准确的预判。 虽然超级计算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已经相当深入,但想要真正做到“未卜先知”,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是需要建立更加完备的气象数据采集网络,现在虽然能实时传输全国范围内的数据,但各地气象台站的数据仍然是各自为战,缺乏完整全面的数据链条;其次,现阶段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学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如何有效融合新技术也是今后需要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