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什么天气?
“星空”是个很宽泛的词,可以指夜空,也可以指天文台或观测点所在的局部夜空。 影响夜空的亮度(视宁度)的因素很多,比如大气稳定程度、地面光照强度和类型等等。而最直观的影响因素是云的数量和厚度——有云看不到星星,这是常识吧…… 而天文上的云是指大气中的悬浮微粒对电磁波的散射和吸收作用。这种物理现象会造成光谱干扰,使天体的亮度和颜色发生变化。天空的明暗,就是由于电磁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大气的慢反射和中继过程而产生的。 所以,要探讨“星空”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大气中云的分布状况。 地球大气层中的水气时刻都在以气流形式在空中流动,这些气流中有水滴、冰晶以及其他颗粒物,它们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都有一定的折射和散射作用。
从图1可以看到,近地层的大气对流层有“两大云系”:对流层云系和高积云系。 对流层云系是由大量的云滴和水汽构成,对电磁波有强烈漫反射作用的云层;高积云系则是由水滴、冰晶组成的,对电磁波有选择性吸收的云层。 当有太阳照射时,阳光会穿透对流层云系,但由于高积云系的存在,到达观测者的太阳光被大量削弱了——这就是为什么晴天的时候,我们也能看到点点繁星,只是它们的发光本领没有黑夜那么强而已。 当没有太阳或者月亮的时候,头顶上那一层薄薄的不见得都是高积云,也可能是有暗纹的卷云或者是卷层云——这会让星空看起来更暗一点。 但无论怎样,如果没有特别恶劣的天气,地球大气层的总云量一般都不会超过30%,也就是说70%以上的地球表面是被无云的蓝天所覆盖着。所以,晴朗的白天和夜晚,天空都是亮的,只不过有的白天的亮度比夜晚的亮度高一些罢了。 这时候,整个大气中的电荷都被抑制,极性变得不确定,无法继续维持电场,也就不会有雷电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