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号卫星天气预报?

堵佩馨堵佩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目前,我国对公共用户开放使用的气象数据来源于风云三号D星(FY3-D),此星于2013年9月5日发射入太空,2014年开始向公众提供服务。其具有高精度、全天时连续性的特点。 由于气象学是门学科,所发布的信息当然也要遵循相关的标准。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气象观测有哪些指标、测量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不同方法的误差如何等等问题。

目前国际通用且被广泛认可的是Vaisala大气测量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民航组织(ICAO)发布。该文件定义了大气中的主要气态和固态成分,并给出了这些组分在标准状态下(温度T=273.15K;压力P=101.325千帕;湿度H=0g/kg干空气)下的化学表示式。还给出了各种气体在不同压力下的分子量,从而可计算出它们在高浓度下的相对分子量。 利用《指南》提供的参数,我们再来看看常用的数值预报模式如何模拟沙尘暴发生时的温度、压力和水汽含量等值(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地面输入正的浮力密度(气压)和比湿的情况下,模拟的近地层温度分布与标准状况下(15℃;1个标准大气压;饱和水汽压)的温度相差较大,尤其在中高层更为明显。这说明目前常用的数值预报模式不能准确模拟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这也印证了我国古人“十赌九输”的经验总结。

虽然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应用气象数值预报模式,但至今为止,这类模式的预报时效仍然有限,通常最大不超过7天。况且现在用于资料同化的高分辨率观测资料尚不能满足,更无法做到精确的客观分析。人们只能根据模式输出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再结合地理特征作出区域性的预测。

另外,有人将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归结为低温少雨、气候干燥等原因。其实这都是表面现象,真正造成沙尘暴频发的原因,是人为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粗放过度开垦等破坏生态的行为。如果不加节制地砍伐森林、践踏草原,地球将无林可用,再无清新空气。

占馨儿占馨儿优质答主

2009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飞船成功送上太空。飞船在轨运行期间,3名航天员进入轨道舱生活和工作,并首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

2008年5月27日,嫦娥一号卫星在21天的绕月探测中,获取了超过1.3TB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中国成功研发的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24日获得我国首张月球表面全貌图,它的清晰度已达到了300米-500米。目前,经过探测数据地面接收与处理,完成了月球表面全貌图的制作。

2007年4月12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托举着“风云三号A星”和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向发射架开进,在火箭发射前进行最后一次系统综合模拟演练。该中心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和首次亮相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首飞发射的各项准备工作。

2006年8月10日,我国首颗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卫星“环境一号A”正在航天发射场进行测试准备工作。2006年发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卫星首发星后,每隔2至3年发射1至2颗后续星,至2015年建成由光学和雷达卫星组成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及其应用系统,与地面监测系统和国外卫星相结合,基本满足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需求。中国环境卫星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立项的首个国家环境监测卫星系统,工程由三颗卫星组成,2006年发射的第一颗卫星被命名为环境一号A星,是光学小卫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