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每天几次?
从1974年国家成立气候中心至今,我国的气象观测和预报能力一直在稳步提升,发布的时效也越来越高。现在除了常规的大气要素(温度、气压、降雨等)的监测外,我国还增加了对温室气体、气溶胶、陆面过程等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的要素的监测。
在天气预报方面,目前各级气象部门都是24小时滚动制作未来0-60小时的天气预报,发布周期为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 ,比如上午8点的预报是指过去12小时内(0-12时)的天气预报;而下午2点的预报则是指过去24小时内(0-24时)的天气预报。 对于短期天气预报(60小时以内),由于影响我国的气流主要来自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因此可以获取比较准确的高空背景场和气压场资料,再结合数值模式给出的初始场数据,经过严格的业务流程,可以快速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分析并给出未来天气趋势预测。
但中长期预报(超过60天)的情况就复杂得多,因为大气运动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而且当前缺乏有效的物理机制来解释这种非线性的动力学过程。对于中长期预报,目前的主要方法还是基于统计的方法——将历史同期样本按地域或气温条件进行分类,然后计算各类别在未来某时刻出现特定天气的可能,以此来作出天气预报。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年来一些新的技术正在被应用于气象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中,这将为探索天气发生的机理提供重要的依据,从而更为精准地向人们提供个性化的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