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每天几次?

双远峰双远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1974年国家成立气候中心至今,我国的气象观测和预报能力一直在稳步提升,发布的时效也越来越高。现在除了常规的大气要素(温度、气压、降雨等)的监测外,我国还增加了对温室气体、气溶胶、陆面过程等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的要素的监测。

在天气预报方面,目前各级气象部门都是24小时滚动制作未来0-60小时的天气预报,发布周期为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 ,比如上午8点的预报是指过去12小时内(0-12时)的天气预报;而下午2点的预报则是指过去24小时内(0-24时)的天气预报。 对于短期天气预报(60小时以内),由于影响我国的气流主要来自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因此可以获取比较准确的高空背景场和气压场资料,再结合数值模式给出的初始场数据,经过严格的业务流程,可以快速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分析并给出未来天气趋势预测。

但中长期预报(超过60天)的情况就复杂得多,因为大气运动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而且当前缺乏有效的物理机制来解释这种非线性的动力学过程。对于中长期预报,目前的主要方法还是基于统计的方法——将历史同期样本按地域或气温条件进行分类,然后计算各类别在未来某时刻出现特定天气的可能,以此来作出天气预报。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年来一些新的技术正在被应用于气象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中,这将为探索天气发生的机理提供重要的依据,从而更为精准地向人们提供个性化的天气预报。

曾御彤曾御彤优质答主

现在电视天气预报播报频率已逐步提高,有的台开始24小时预报。这得有一个预报小组,24小时轮流值班。电视天气预报次数不断增加,直接表明天气预报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同时,随着观测手段的更新,信息来源不断增多,天气预报要处理的资料也日益复杂、繁琐,工作难度加大。据分析,造成天气预报难的主要原因:

一、天气系统是一种混沌系统,大气运动遵从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等定律,这些守恒定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加以描述,称为“大气方程组”。求解这一方程组,必须要有精确的初值(实时的观测资料),而天气系统是一个混沌系统。

二、天气过程涉及的时间、空间尺度很大,如:一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过程。在北纬15度到75度,东经30度到180度这样一个广阔区域内都可以出现,涉及的区域跨亚洲、北美洲等好多个大洲,横跨赤道到北极这样一个广大空间。一次极端天气,如某一区域的一次大暴雨,持续时间有30多个小时到10天左右等等,由于天气过程的时空尺度大,要确定一个天气系统的变化,必须要更大范围的气象要素作支持,而且大气运动的方程组相当复杂,所以,目前天气还有很大的难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