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怎么出现F?

陈昭辉陈昭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f代表的是未来24小时可能发生的降雨量,单位是mm。也就是24小时内可能降下来那么多的雨。但是不是说一定会下那么大的雨,只是一个预测值,如果下雨的话,大致的范围就是这样的 当然,这是中央气象台的截图,我特意选的这个有f的,别的省台好像没有这么清楚的图,都是一个大格子里写着降水,或者就是文字预报,如江苏今天全省有小到中雨……这种,没有具体的图像显示

为什么要加上这个F,因为我注意到在10天左右的天气图中经常出现这个F,而500hpa高度图上通常都会有两个系统的动静,于是我就有了下面的猜想(纯手机手打,排版错误望见谅) 首先说明观点,我觉得这个F指的是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因为当副高存在时,通常都有降雨发生并且与副高的位置密切相关。另外,副高一般是在太平洋的西部和中东部存在的暖性高压带,从海洋上的热带气旋产生的降雨一般都是往西走的,因此当副高控制我国时,南方的降雨大多数都是在副高边缘产生的。 而这个时候就有了一个问题,既然是边缘产生,那雨过之后肯定就要由外围向内地逐渐减小直至结束。但实际并不是这样,南方的降雨往往能够连续好几天,而且范围也很大,并不是在副高边缘搞个小漩涡就完事了。对此我的理解是,虽然是在副高的边缘,但是毕竟是在暖湿气流的控制之下,空气潮湿,云量增多,这样的天气状态是能够持续很多天的,再加上有可能从海洋上的台风带来的降雨,所以就有连续不断的降雨出现了。而这个F不就是表明了可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有这么大的降雨可能,只不过随着副高的北抬或南撤,这个“日子”会有不同。

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个F还是相当准确和实用的,最起码比那些用个符号代替然后还不明确代表什么意思的要强!(别问我为什么不说“雨带维持”之类,因为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付琳敏付琳敏优质答主

气象术语中的f,全称为风力等级,风力共分8级,一般用阿拉伯数字加上字母f来显示,如“2~3f”,“f”表示风力。“转”,代表未来一段时间内某一种天气现象代替另外一种天气现象,比如“晴转多云”、“多云转晴”或者“晴转阴”等。多云的“云”,指的不是云层,而是表示阳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区域。如果直接照射到地面的区域为全部区域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四,就是多云。

“局部”和“部分地区”,用专业术语讲叫“地点未定”,预报的是天气现象、天气要素在这个区域内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局部”、“部分地区”出现的天气现象其覆盖范围在总面积的20%~50%之间。而“大部”、“大部分地区”对应的覆盖范围在50%~80%之间。

“雷阵雨”,是指有阵性的降雨伴有雷声,多是局部地区出现的,它的形成主要是对流运动。如果气象术语中“雨”前面有“分散性”三个字时,说明出现降水的区域比“雷阵雨”的区域小,其覆盖范围小于(等于)20%。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