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江燕路是哪个区的?
1. 江燕路就在地铁江南西站D出口旁边,属于广州市海珠区。
2. 江燕路是一条集办公、商铺、住宅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于1998年6月建成并正式开街。 目前,江燕路的商铺已经陆续进行了二次装修,大部分改成了餐厅和咖啡厅。在街头还增设了花坛、雕塑等供市民休闲的地方。
3. 江燕路与江南西路、江南东路合称“江南三街”,因位于广州城区的南郊,故有“南三街”之称。这里曾经是一片渔村,人称“江村”,这条以“江村”命名的街道也就沿用了下来。 清道光年间,在江燕路西边,建起了岭南著名书院“应元书院”;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两广总督张树声奏请兴建西学,建立“西关书院”。清末民国初年,这里的文教事业蓬勃发展,成为当时广州的文化中心之一。 抗战期间,大批文化名人流寓广州,多聚于此,文教活动更为兴盛。上世纪50年代,因兴建市二宫体育场,将原应元书院址改为体育馆,并一直沿用至今。
江燕路是越秀区、白云区行政分界线,北起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大道北侧,南至广州市越秀区麓湖路。
在上世界五十年代初以前广州北郊只有北至金沙洲乡的解放北路,郊外为一片农田和泥泞小道,五十年代后期兴建了广州解放北路北延线和江湾路,当时定名为“东湖至德政北段道路工程”,由广州市建设局市政工程处第一市政工程公司于1957年1月动工兴建,1958年8月底建成。“东湖至德政北段道路工程”完成后命名为江湾路,因为这条道路修建于麓湖东侧,与西湖相对,西湖、东湖合称江湾,江湾路由此而得名。
江燕路修筑后,于1985年7月经广州市政建设委员会和广州市民政局地名管理处批准定名为江燕路(Jiāng yān lù),北起三元里大道北侧的石桂路与石桂路相接,南至麓湖东路,江燕路取江湾路和三元里燕塘路各一字组成,江燕路与原江湾路相接成为南北向交通干线。
江燕路在白云区的路段规划红线宽度为40米,白云区境内的江燕路与“江燕路市政综合改造工程”的白云区石桂路、东平北路、机场北支路、黄石西路同步实施升级改造,广州市江燕路市政综合改造工程位于越秀区、白云区交界处,北起三元里大道北侧,南至麓湖公园,规划红线宽度40米,全长2.3公里,现状道路宽18米,车行道14米。2007年以前江燕路北段白云区段还没有进行开发和升级改造,该段道路仍属泥泞的泥路,南段越秀区段道路经过升级改造后改善了麓湖附近的交通、环境等综合设施提高了附近居民生活质量,2010年12月江燕路白云区段、麓湖段及白云区石桂路、东平北路、机场北支路等道路同步升级改造竣工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