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棠下怎么?
在黄埔军校和南越王墓附近,有座小村庄叫棠下村,这里原是个古村落,但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居住了,只剩下一些年老的村民在这里生活。 虽然已经是改革开放的年代,但是这里的建筑仍保留着旧时的风格,青砖砌成的房子整齐划一,很有特色。村里的路是用黑色的石头铺就的,十分干净,两旁是茂密的树荫,行走其间,颇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走进了百年前那繁华的广州城。
尽管这里已经没有什么人住了,但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光。在村里,有一片开阔地,以前是村民们的聚集之地。每逢节日,村民们会聚在这里跳舞、唱戏,一片热闹景象。如今,这片空地上立着一块“广州近代史迹”标志牌,向人们昭示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
在村子的一角,有一座规模较大的祠堂,叫余氏宗祠,据说当时一共有108间房,非常壮观,但现在只剩下34间。在祠堂里,我见到了76岁的余婉君老人,她是这座祠堂的守护神。
据她介绍,这座祠堂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间(公元1094~1097年),至今已历800多年,是广东现存最古老的祠堂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研价值。每年清明节和重阳节后一天,当地人和外地游客都会来这里祭祀祖先。
除了这一座祠堂外,村子里还有20多座的家祠,它们大都有着相似的面貌,飞檐画栋,十分漂亮。这些家祠都建于明清两代,供奉的都是同一个姓的祖先。
在一座座家祠旁边,是一排排的炮楼,这是为了防御盗贼而建的。虽然现在没有了昔日的用途,但这些炮楼依然耸立在乡间,向人们展示着曾经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