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十陵哪儿鸡多?

竺朝林竺朝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十陵老火锅,吃的就是那个味! 以前的老味道,现在很难吃到,不是味道不好,是因为条件好了,现在的环境、服务都比以前强不少,但是火锅还是那个锅底,还是原来的料,只是没有以前的苍蝇和灰尘而已.... 以前十陵的苍蝇馆子非常多,我小时候,十陵还有大量的农民,所以吃的都相当接地气。

最早的有十陵大碗菜(现在好像搬到南延线了),四块一根的大棒骨,五毛一串的郡肝,两块钱一大把的竹笋。然后就是各种“鱼锅”很多店都是用桶来装锅底,里面烧红炭,上面的汤水冒着热气,香味弥漫在整个巷道里面,让人直流口水。

后来逐渐有了一些装修不错的火锅店,当然价格也不菲,比如蜀九香、蜀韵火锅等等。但是我更喜欢的是那些没怎么听说过的火锅店,在那些破破旧旧的房子里吃,点上一盘羊肉,一盘毛肚,再来个脑花,美滋滋啊~ 现在十陵的发展很快,各种商场、写字楼遍布,人口也比以前多了很多,不过最繁华的地方还是建设路和玉林北路那一片。

其实成都有很多的这样的小巷子,只是我们住的地方附近没什么这样的地方,所以我印象比较深,如果楼主是外地的朋友的话,我想提醒一下,这些很“破”的地方可能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破”,其实还是很有特色的,比如很多小店都很干净,只是看上去不太“高级”罢了;而且这种地方一般消费都不贵,人多的话可以尝尝,人少的话,就算了,因为真的不值得,还不如吃个大排档呢。哈哈~~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朱晓华朱晓华优质答主

十陵街道位于成都市区北十公里处,是典型的城郊结合部。东邻大面街道,西接洛带镇,南同龙泉城区接壤,北连柏合镇。2003年全街道面积44.2平方公里,人口2.4万余,辖10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农业以粮食、蔬菜、花木种植,禽蛋、家猪和水产养殖为主。

近年来,十陵街道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以水产、家禽、家畜、果蔬、林木为支柱的五园富民工程,推进小城镇建设为重点,以科技兴农,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呈现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更加优美的喜人态势。到200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88526万元,年创利税总额达23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30元。

十陵自古以来便是成都重要的农桑之地和商贸集市,素有“小成都”之称,有千年古镇桂湖。古镇桂湖位于十陵境内,距成都市区11公里。是明代状元杨升庵的诞生地和青少年读书处。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杨慎高中状元后,回家营建宅第,修建了广畅园,在宅前辟湖种植柑橘和桂树。故称“桂湖”。桂湖原为池塘和浅丘,占地300余亩,纵横数里。

现存面积仅为四五十亩。湖水面积15.6亩,水质清澈。湖中三岛,绿荫蓊郁,游鱼戏水,白鹤栖息。四周古柏参天,长松挂藤,古朴雅静。杨升庵曾于此植桂数千株,桂香沁人,沁人心脾。后虽屡废屡修,仍保存有状元桥、月波桥、濯缨桥和曲桥、浮廊、水榭以及亭台阁楼等。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次修建,扩建了“升庵祠”。1982年,成都市人民政府重新规划,全面整修和扩建桂湖新村,1987年正式开放。新桂湖占地面积180余亩,湖面53.4亩,已先后建成月波廊、濯缨桥、曲桥、环湖小憩亭、状元桥、碑亭、古井亭、翠微亭等十多处景点。1958年经成都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陵也是川西最大的商贸集市,其水、陆路四通八达,有成(都)灌(县)路,成(都)洛(带)路,成(都)洛(带)专线公路和东风渠通过境内,距市中心仅10公里,距成都沙西公路货运中心仅2.5公里,紧靠正在建设中的火车北站,交通运输便捷,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十陵水电路气等基本设施完善,有110千伏变电站三座,镇城日供水量3000方,供气量25万立方,通讯容量3000门,邮电通达全国及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1999—2002年,新建小街小巷50余条近2万米。铺设混凝土道路3000米,人行道10000平方米,花格道砖5000平方米,镇内全部实现油化和混凝土硬化;新建成1.3公里东风渠滨河公园和180米长的桂溪街公园;新安装路灯420盏,新建了450盏太阳能“节能城市路灯”;建成日处理能力1000方的污水处理厂一座,解决了镇区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十陵街道拥有优质水源(岷江水)、空气质量优等,人均占有水资源高达3000余方,是理想的无污染开发园地。街道内现有民营企业630家,其中规模骨干企业63家,2002年民营工业实现产值4.076亿元,占全街道工业产值的62%,民营企业已经成为街道经济的主力军。街道工业以“三汽”(汽车、化工汽配、铸造)为主导、电子、轻纺、化工等多业并举,三汽产品年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60%,三汽骨干企业17户,汽车制造及汽配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30%。2003年全街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