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时间怎么算?
这个需要分开讨论,因为不同的海,潮汐规律是不一样的 首先要分清楚一个概念,叫“前潮”和“后潮”。简单说就是早上开始的潮水和晚上开始的潮水。在农历的月初月和月末月,由于月亮距离地球最近,产生的潮汐力最大,因此这时候的前潮和后潮最大值相差也就最多(一个月里有一天前后潮是反方向的) 大潮是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前潮和后潮都是满潮——也就是最大值相等且出现的时间一样,不过此时前后潮方向一致。在农历每个月的中间日期,即十四和十七,前后潮都是半潮——也就是数值的一半。而小潮就是在每次新月和每次满月的时候,虽然也是满潮,但是数值比大潮要小一些;并且由于新月和满月时月球引力最弱,所以潮汐的波动也比较小。
一般来说,在海水受月球引力的影响产生周期震荡的情况下,每天最早出现的潮汐是“后潮”,最晚的是“前潮”。而且后者比前者大约早四小时出现。以我所在的青岛为例。如果上午十一点前潮还没有到来,那么下午三点左右就会看到后潮了,而凌晨一点左右就能看到前潮了。 除了月球的影响以外,地球自转带来的海水惯性作用以及太阳黑子活动等也会影响潮汐现象,但是相对月球引力来说影响力相当小。当遇到连续几天阴雨天气或者火山爆发等异常情况的时候,这些因素会导致潮汐发生不规律变化甚至倒退。
回到题主的问题,“赶海时间怎么看”显然是指看什么时间来赶海。这里的“时间”其实指的就是“潮汐”。因此只需要观察潮汐的规律就可以。不过要注意的是,不同地点的潮汐规律是有差别的。所以在考虑赶海时间的时候还得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定。 另外建议不要在退潮后立即下海,因为这时候潮沟里会遗留大量泥沙和垃圾,不利于安全畅游。同时也不要在流速较快的急流区游泳,尽量选择在水流较缓的区域游泳,以防被海浪冲离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