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包括哪些区域?
现在常说的杭州,一般指的是杭州市主城区(上城、下城、西湖、拱宸桥)加上萧山区、余杭区,这三个区被称为“萧山”,“余杭”。 另外,现在的杭州还有两个郊区县,桐庐和淳安。分别位于西湖之东和西南。 但杭州在历史上范围要大得多。可以参见下图
杭州在南宋时称为“行在”,是皇帝临时居住的都城;元朝设“杭州路”,明初设“浙江布政使司”,都属于浙江省级行政机构的驻地。今天的杭州其实已经没有古代杭州的概念了,今天的杭州范围是在明朝才最终确定的。
下图中,上面两幅是宋朝的杭(杭州)秀(湖州)德(嘉兴)三州地界图,下面两图分别是元、明的杭州路或杭州府的辖境。可以看出,古代的杭州其辖属范围比今天大很多,甚至到了湖州南浔附近。
我小时候生活在杭州城北的拱宸桥一带,那时经常去运河边的老城门遗址玩,看到门额上有“古钱塘”“吴越国”字样,这就是钱王射潮的地方。
再早的时候,杭州还称“钱塘”。秦统一中国后设置钱塘县。汉唐时期,钱塘县的辖域不大,大约相当于今杭州城区、西湖区和西溪周边地区。
唐朝末年,吴越王钱镠因为钱塘江潮水泛滥,又在原钱塘县城东北十多公里处筑新新城,取名“钱塘”。这个新城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城。但当时的钱塘县依然很大,东到海宁,西抵绍兴,北连余杭,南接富阳。
五代时期,吴越王国把政治中心转移到钱塘。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灭掉了南方的闽国,俘虏了闽国君主朱熹,并将他流放到福州。同时,宋太祖任命潘美为福建安抚使,入闽招抚当地南汉势力。然而,当潘美进入福州时,却被叛将引魏邦俊所阻。
魏邦俊本是后蜀国君主孟昶手下的降将,归属宋朝后,因作战勇敢被潘美器重,并收他为养子。这一次,魏邦俊背叛了潘美,归附了吴越王钱俶。当时,钱俶正在与北宋交战,获悉消息后立即派部将刘知谦率军迎击魏邦俊。
宋史记载,宋太祖听说魏邦俊投降了钱俶,很是生气,命令潘美尽快讨伐后者。为了加快进军速度,宋太祖还命人从海上运送粮草接济潘美。 然而,当宋师抵达钱塘江畔时,却发现吴越王早已率部撤走。原来,此次宋平江南,事先打了吴越王一个措手不及,以至于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召集兵马,抵挡宋军进攻。于是,吴越王领兵退守杭州以南的浙赣边境。随后,他又派使臣前往京师开封,请求献地归降。 宋太祖对此很是不悦,亲自写了一道长一点的答复文书给吴越王,严厉斥责他的不忠行为。
不过,尽管吴越王背信弃义,宋太祖仍然打算给予他一定的奖励——册封其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而把南唐国王李璟的爵位降为检校太尉。对于宋太祖这种“一视同仁”的宽大处理,吴越王很是领情,欣然接受了宋廷的册封。 值得一提的是,吴越王归顺宋朝后,曾将自己的国土献给了宋太祖。《宋史·太祖记》载:“丙寅,吴越王俶遣其子世赟来朝。俶自以天下一家,愿去‘越’号,请改称‘侯’。从之。以俶为大宋郡王,世赟为世孙。” 但是,据现代史学家考证,吴越王其实是假意归顺,实际上留了自己的亲信在后宫主持政务,继续治理国家。这大概是吴越王用计诱使宋太祖放松了戒备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