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田野在哪?
“我在田野里,在田间的小路上…… ”看到这首歌的名字《田野里的歌声》,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充满生机的画卷——绿油油的田野,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成群的鸟儿盘旋、鸣叫;远处几个身穿校服戴帽子的小学生,手拉手唱着歌儿向夕阳走去。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想起我的童年,想起那些天真无邪的日子。
我是80后,我的故乡在浙北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江南小镇。虽然离杭州、上海都不远,但那时候交通不便,从杭州到小镇要3个多小时的车程。
我小的时候,故乡还没有开发,还是很穷很偏僻的地方。我记忆里的大半个村庄都是农田和杂草,只有村中心有几户农民自建的二层小楼房。 夏天,我们无拘无束地在田野里玩,抓知了、捉蚂蚱、采桑椹、追蝴蝶,在稻田边插满竹竿做标志,然后挖蚯蚓、捕蜻蜓,用塑料桶捉鱼,用水瓢捉蝌蚪……我们在田野里打滚、玩耍,田野是我们快乐的天地。
春天,田野里姹紫嫣红,遍地野花。我和小伙伴在每个花朵上寻找蜜蜂留下的记号,然后摘下一朵,轻轻放进嘴里,尝一尝春天的味道。 有时我们躺在柔软的草地上看天上飘过的云朵,说着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梦想的未来。
我们跟着大人学种水稻、种菜,看着它们从种子变成幼苗,需要浇水、施肥、拔虫,一天天地长大。在稻田里放风筝,在菜地里捉迷藏,体验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乐趣。虽然我们经常满身泥巴,大汗淋漓,但是心里却快乐无比。
现在回忆起来,童年的田野不仅仅有丰收的喜悦,更多的是自由与快乐。那时候没有高楼大厦,但我们不觉得孤独,因为我们有一大片田野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