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哪有全家?

申屠菲娜申屠菲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重庆人对于老城区的记忆往往离不开好吃的美食,从解放碑到民族路,再到下面的较场口,这里集中了最为地道的重庆美食,作为一个传统的低矮危旧房屋改造片区,如今的解放碑步行街在20多年的城市发展中已逐渐不能适应中心城区功能的需要,那么较场口片区究竟经历了哪些变迁,在未来又将走向哪里,解放碑的老居民是否还能留下他们的情感依恋。

较场口片区曾为全国危旧房改造典范

较场口片区是典型的“两江半岛”地形,三面临江,地势险峻,解放前是重庆上层人士集中居住地,而到了上世纪50年代,随着三三一厂、西南军区生产部等企业的内迁和军工企业大跃进式的扩建,这里成为了老城区内“大杂院”密集、地势险峻并且人口高度集中的片区,狭窄的交通要道和陡峭的梯坎楼房,使得这里的危旧房问题在全国首屈一指,上个世纪90年代,这里的建筑面积达2223亩,共有258幢房屋、2万6千多户、9万多人,人均住房面积不到8平方米,23%的人居住在危房里,43%的人居住在使用期限超过50年的房屋内,部分棚户院及吊脚楼就搭建在100多米高的悬崖和岩洞里,30%的房屋面积不能使用,是重庆居住条件最差的地区之一。

由于较为突出的危旧房问题,上世纪90年代,较场口危旧房改造工程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庆市“一号工程”,时任重庆市长汪洋也多次就危旧房改造开展专题研究,从1994年10月开工至2005年7月竣工,较场口片区危旧房改造用了11年的时间,总投资24.26亿元,并安置了九庙一校三厂两区20多家单位,涉及26463户、92361位居民。较场口危旧房改造后,不仅成为全国危改的典范,同时,解放碑中央商务区也在这里拉开帷幕。

老重庆的情感依恋如何安置

随着较场口的拆迁改造,以及重庆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在短短的10年间,从较场口——民族路——邹容路,再到临江门的嘉陵江滨江广场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大都会、国贸中心相继投入使用,解放碑步行街区的延伸,以及嘉滨路滨江绿色生态带的打造,使得解放碑成为了重庆政治经济和旅游文化中心。

危旧房改造后,对于拆迁安置的居民大多被安置在了渝中区上清寺、大坪和南岸区南滨路等地,随着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的逐渐成形,这一老城区的核心地段将被商业地产和金融中心占据,对于老城区的原住居民来说很难继续在此留居,对于在危旧房改造前就已搬离的王叔说,“这里的房价已经涨了10多倍,很难再次买到这里的房子了。”除了房价的高涨外,王叔表示,由于这里的原住民被分散安置到其他地方,大家彼此的来往也不再像以前那么频密,“这里的商业发展越来越好了,但大家的情感依恋却无法再寻回。”

虽然在危旧房改造中,王叔获得了一定的拆迁补偿款,但王叔表示仍然无法在老城区购房,“如果能够以公租房的形式,让以前的原住居民继续居住在老城区的核心地段,这样既能缓解老城区的拆迁难题,也能缓和拆迁户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对于王叔的建议,重庆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蒲勇健教授也表示了认同和肯定,“在老城区的发展中,政府应以多种方式安置拆迁居民,这样既能减少征地矛盾,又能为老城区吸引更多的投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