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有哪些好的景点?
1、崇圣寺三塔 位于大理古城北2.5公里,原为一座规模巨大的佛教寺院,南诏王劝丰祐时期(869——897年),建极殿建成后在寺前建此塔作为标志。清康熙年间,寺成雷击火焚,只剩三塔矗立,遂称“崇圣寺”。1925年,寺毁于兵火,只有三塔保留了下来。 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小塔名为塔轮,一称“镇海塔”。 由于地震影响,塔底基座有30余米深。从地面至第一层檐栏的高度就有35.04米,整个建筑共六层,高约60米。 每级塔砖均有佛像刻字,底层有佛足印和文殊、普贤菩萨像的雕件,都是唐代遗物。塔底层南北各有石门。 大塔底部中央是一个方形地宫,里面安放着一对铜铸的海螺和海猪,还有大量的舍利、佛像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是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王异牟寻所赠。
2、蝴蝶泉 “青螺似髻,秀出云表"。相传一千年前在蝴蝶树下曾发生过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因此大理人每年三月都要到蝴蝶泉边举行盛大的节日活动纪念这段传说。如今每逢春节来临,这里都会举办大型的灯会。 据说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左右,这里的蝴蝶就会漫山遍野而来,最多的时候可达几十万只,场面非常壮观,所以这里还有一个别称叫无蝶泉。
蝴蝶泉南面石壁上有一首题咏,为清代云南巡抚程功懋的手笔。这首诗写得既工又切,其中有两句是: "蝶兮蝶乎,胡如此之真?聚翅如帘布翼新,翻风转雾相回环; 一花独放不自然,百花放后更嫣然。 ”
3、苍山十九峰 由北向南依次排列,其海拔一般都在3500米以上,最大的山峰海拔高达4122米,积雪终年不化,十分壮观。 苍山的峰岭起伏连绵,似一条蜿蜒游动的巨龙,与洱海遥相呼应,构成了“九里十三坡”的独特地貌景观。 苍山中有许多湖泊和瀑布,较大的湖有玉局观、中潭、梅溪庵、青桃潭、万花溪等。
比较著名的有洗马潭、中和溪、桃溪、双鸳溪、龙泉、银矿洞等。 在洗马潭的西麓,有一个以泉为中心的景区,名叫感通寺,是游览者常去的地方之一。在这里可以远眺玉矶岛和洱海。 沿着感通寺西面的山路再往前走一点,就可以看到感通泉。泉水从岩缝间涌出,流入一个小池子里,然后顺着一道石渠流去,汇入感通河水,这就是著名的“三眼井”。 据《大理县志稿》记载:“感通泉在感通寺内,源出点苍山。”“水自石隙中流出,曲折而注入方池。” 原来,这个泉水是由三个天然岩洞组成的,中间一个大孔叫做“主眼”,两旁各有一个较小的洞眼,分别称为“右眼”和“左眼”。所以才有这样一个奇特的名称。
三眼的形状也很特别,从中间那个圆洞看下去,可以看到两个小的圆形洞口,从旁边的两个小洞穴往下看则能看到一个圆洞。 从泉口向上仰望,只见白云缭绕其间,宛如仙境一般。 据说以前泉水上常有彩云升起,所以又叫作“祥云”。
4、洱海 古称叶榆河、西洱河。因为湖水清澈透明,如同被围住的镜子一样。故得名“洱海”。 古代南方的“洱”字的本义是指一种用树叶做成的舟筏,后来才用作地名。
洱海西面有苍山横列,东面有玉案山环绕,地势西高东低,水面宽度3千米,平均水深10米,最深处20米。 有近四百个岛屿分布于湖面,其中较大者有10个。 海中的观音阁和玉阁岛分别是南诏国和中兴国的皇朝寺庙所在之处。 每到春季时,这里便会迎来无数的候鸟在此栖息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