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铁换乘如何出去?
首先,要介绍的就是位于两路口的牛角沱站,这个站可是有“故事”的! 原来,在牛角沱站施工的过程中,在原地表以下20米的位置发现了大量文物。经过专家鉴定后发现这里原是明清时期的“渝州府”所在地,因此便有了“重庆古城”的地标性遗址公园。
当然,除了有考古价值以外,这座建于1956年的老地铁站也颇具特色——站厅里有一面造型独特的装饰墙,上面用瓷砖和玻璃贴出朝天门、长江索道、解放碑等具有浓郁重庆味的内容;而站外则有一个以牛角沱为造型的雕塑。虽然这些已经不足以完全还原老重庆的模样,但足以让人感受到这座城的独特魅力了。
不过要说最特别的还得是牛角沱站下的那个站厅。一般来说我们乘坐电梯下到地铁车站时看到的站厅都是宽敞明亮、整齐划一的,但在牛角沱站下车后在进入站厅之前还需要穿过一段幽深的通道,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源于该站采用了“明暗分离”的设计理念,把站内设备用房全都放在地下,并把上下行线路分隔开,从而营造出了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
不仅如此,这条通道还连接着轨道与公交两种不同的交通方式,让乘客不出站台就能实现转换。
第二个想推荐给大家的是大学城站的站厅。虽然从外观上看大学城的站厅与其他站点并无明显差别,都是明亮的白色调,不过走进一站厅内部后就能看到不同了——在顶部两端的灯带装饰下,站厅被一分为二,左侧是通往4号线的进站通道,右侧则是通往1号线的出站通道。 而为了迎合高校师生们繁忙的学习生活,这个站还有个特别的人性化设计——不管是进还是出,只要刷一下卡或手机亮屏一下即可轻松“翻墙”,不用特意去排队等候。
第三个想给大家推荐的是谢家湾站,因为这座站除了普通的有站厅候车模式外,还可以直接“跨步”入站台乘车。 一般我们在乘坐地铁的时候,如果所乘列车的目的地与自己所行的方向不一致,需要乘车转换或者下车步行时,往往需要走出站厅,经过地面层,然后再重新安检、购票、进站,流程相对较为复杂。而在谢家湾站就可以避免这样“折腾”,直接通过旋转楼梯进入站台,节省了不少时间。(不过在非高峰期体验这一功能或许会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