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几度下霜?

都炜兴都炜兴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下霜”是指地面上的水汽凝华为冰晶,俗称“地气”或“湿气凝结”;而空气中的水蒸汽直接冷凝成冰粒称为“降雨”(雪).“下雨”和“下雪”都是液体水汽冷凝的过程;与之相反的“下霜”则是由气体的水汽直接液化成小冰粒的过程。所以从定义上我们就可以知道“下霜”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有足够的水汽(即空气相对湿度大于100%);

2、温度低于0℃。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才能发生“下霜”这种现象。因此如果温度高于0℃,但空气相对湿度过高(比如95%以上),也是不可能下霜的。反之,温度低于0℃,但如果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比如70%左右),也没有水气凝华的现象发生。这就是下霜需要同时具备的两个必要条件。

当然,影响天气系统变化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风向风力、地表类型等。比如在山区,风速较快会将温暖湿润的空气带到海拔较高的区域,使得这些地区产生降雨;而对于沿海岛屿来说,风力较大也会增加从海上带来的水汽,从而提高降雨量。

总之,想要预测某一天是否会出现“下霜”现象,就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了。

司徒璟楠司徒璟楠优质答主

霜形成的温度条件是地表温度低于摄氏零度。然而地表温度达到零度以下的气温在气象学上称之为“地表冻”没有形成霜的天气。形成霜的气温一般要比低温更低。通常在降霜的时候,地面空气温度多在-2℃~-3℃左右,地表温度则在-3℃~-4℃以下,也就是说,当夜间气温达到-2℃~-3℃左右,就有可能形成初霜了。

由于各地所处纬度位置不同,以及当年大寒潮的强弱差异,造成各地初霜期的早晚相差很大。如就10多年(或更长几年)的平均情况而言,初霜出现日期北方大约在10月中、下旬,南方则大多在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但有些年份,北方可在9月下旬就出现初霜,而南方则提早到11月中、下旬也出现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