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精准可以几天?
我参与过国家气象中心研发的“新一代天气预警发布系统”,该系统的准确度,已经超过了人类的极限。 举个例子,系统可以实现12个小时以内(精确到分钟)的降雨量预测;如果发生强对流天气,甚至可以提前30分钟左右播报;而如果是台风这种强度强大的天气系统,可以提前48小时左右监测到。
但是,这套系统并不能看到未来的天气状况,只能基于现在和过去的数据进行计算。也就是说,现在的准确度是建立在以前误差的基础之上,一旦过去的误差积累得足够多,那么准确度也会大打折扣。 至于为什么会造成过去误差,主要原因在于大气运动非常复杂,目前人类能够获取的数据还无法完全刻画真实的大气情况。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能明白数据不足的问题了,比如你面前有十万名战士,要判断其中一人的年龄、性别以及身体情况,平均下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需要判断其中一名士兵的年龄、性别以及身体状况,并且作出精准的判断,那就需要更多信息了。即便这十万人都是成年人且只有一两名伤病员,信息量依然不够,除非每个人的每一个部位都作详细的记录。
当然,气象预警不需要这样精细,但需要的是其他类型的数据。 目前能收集到的数据主要包括气温、气压、风速、风向、海面温度等,这些数据对于气象预测来说已经足够细致和充分,因此我们才能在电视上看到这么精确的天气预报。
未来随着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气象预测将会更加准确。但是,气候仍然有可能突然发生变化,比如正在变暖的北极冰盖突然有一部分崩塌,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气候剧变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