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预报怎么不准?
首先,很肯定的说,所有天气预报都不是100%准确的,和气象学的发展水平以及目前的技术条件和预测模型的设定有关。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在同一个台站,同一天气系统影响下,不同的人做同样的实验(测量气温)会有不同的数值,比如相差3℃甚至更多;这是因为大气运动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多种可能性,我们目前的观测只能获取其中一种真实存在的可能性,而其他的可能情况虽然也存在,但是被排除了。
如果将某个台站的多个测得值进行平均,则可以大大减少误差,但无论怎样,这种平均后的数值和我们最终看到的天气预报都是近似值而不是确切值。 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全球70亿人口每天产生的2.5亿条短信(每条短信字数限定为50个汉字)全部用于预报天气,这些信息可以精确地找到正在发生的高气压、低气压中心以及其他一些气象要素,并且能够提前3天左右做出预测。也就是说,按照当前技术,我们可以非常准确“看见”3天以后的天气状况。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当前的预测技术已经达到了极限,因为人们正在不断地改进预测方法、增加数据源以拓宽信息量。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对临近天气的预测是气象学家最关注的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现在所有的气象台发布的都是基于现有资料的预测信息,也就是说,这些文字或者图像都是“历史信息”,它们反映的是“过去”,而不包含任何关于“未来”的信息。所以,无论是多么精准的预测,在时间维度上都只可能与现实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