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步行街在哪里?

湛炎昌湛炎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广州的“步行街”有很多,比较知名的是上下九路、北京东路和天河城广场。 这里所说的步行街,不是指那些把街道用围墙围起来搞成类似广场的地方(比如江南西的江南新地);也不是特指某些道路允许步行但汽车还是要行驶的混行路段(例如北京路的光明广场前)。

这里的“步行街”专指那些把街给拆了重新建设,或者把路中间的人行道给扩宽了变成漫步区的路段。这样的改造,在城市建设中叫作“拓径”。 能被称为“步行街”的这种路段,有两个特征:一是路面是砖或石板铺成的;二是两边有临街商铺。 如果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即便它原先是有汽车的,也可以把它称作“步行街”。

不过,现在“步行街”这个词已经有点沦为“商业街”的代称了。 因为现在的开发商都很聪明,他们在做商业规划的时候,一定会把“步行街”这个概念融入其中。因此只要看到“步行街”这三个字,保准附近有热闹的集市。所以啊,要找步行街,先找热闹的地儿总没错。

蒙静颖蒙静颖优质答主

北京路步行街

北京路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心、南北向穿越内环路,在古代曾是南越国的国王宫署,也是现今全国最老的步行街。“千年古道说不尽的风流,古今交融绽放繁华的尽头。”北京路以多元文化、多元业态、多元建筑为特征,既是广州城市中心的象征,更是广州千年商都的活化石、广州市民心中共同的文化记忆符号。

上下九步行街

上下九步行街在“小广州”一德路南面,是“千年商都”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是海内外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上九路、下九路及第十甫路俗称“上下九”,总长约800米,因路南端曾有九座古老谯楼而得名。这里汇聚了400多家店铺及众多岭南特色老字号,是广州最富盛名的民间艺术、地方风情、岭南文化和小商品的世界。

沙面南街、一沙街

沙面岛上最有历史文化风情的道路当属沙面南街、一沙街。沙面岛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式风情步行街,被誉为广州的“欧陆风情”街和“广州最美丽的西关地标”,岛上现有183座19世纪至20世纪的欧陆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及现代主义建筑群体,成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一颗璀璨明珠。

上下窖口直达街

上窖口直达街、下窖口直达街由越秀区东华东路经“聚贤坊”进入上窖口直达街,再直通下窖口直达街,连通东华南路。两条街由南向北贯穿海蚀石洞“东澳奇穴”(又称“东壕窖齿”),因其北端原建有两座对称的水闸,粤语音似“窖口”,故两段街因此得名。这两条街集中了众多广府文化建筑遗存,是广府文化、岭南骑楼文化的典型代表。

沿江东路

沿江东路位于海珠区滨江东路段,北起人民桥,南至海印桥,东临珠江北岸,西临滨江东,与珠江对岸的海心沙、广州塔隔江相望,是典型的岭南滨江式商业旅游步行街,全长800米。沿江东路汇聚了太古仓、大元帅府、海幢码头等多个文化景观,曾是清代十三行中的“洋行街”。如今的沿江东路,是广州珠江沿岸最具代表性的滨江历史遗产聚集地、老广州的风情博物馆、珠江沿岸最具文艺气息的慢生活品质街区。

西关永庆坊

永庆坊位于荔湾区恩宁路北侧,东倚上下九步行街,北邻荔湾湖公园,是广州市保存较为完好的骑楼建筑群。恩宁路是广州保留最长、最古老的一条骑楼直街,也是广州旧城“西关”片区最典型的传统骑楼街。永庆坊承载和延续着广府文化的历史记忆与独特精神气韵,在保护与活化中实现了华丽转身。永庆坊的活化,不仅成为历史城区活力提升的“引爆点”,“绣”出了老城市新活力和传统文化新活力,更“绣”出了文化自信和国际范儿。

东山口华南新街

华南新街位于越秀区东山口,原名华林寺新街。1999年,为配合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发展,东华路东段、海安里及原华林寺新街被整合为一条长516米宽8米的复合型步行街。华南新街是广东省第一条商业步行街,曾是广州市内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消费地”和“时尚潮流风向标”,更是老广州文化记忆的“标签”和广州时尚生活历史的有力见证。如今,华南新街依然古朴典雅、文艺浪漫,成为人们“怀旧记忆”的网红打卡地。

沙园直街

沙园直街位于海珠区同福中路至沙园正街口,全长0.24公里,双向两车道,是典型的南方里坊式步行街。沙园直街有沙园牌坊、沙园大街、周氏祠堂、陈氏宗祠、大元帅府兵营遗址(碉楼)、仁威庙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是岭南建筑文化的“博物馆”。沙园直街历史文化价值极高,2002年被评为广州市重点历史文化保护区。

大沙地东东泰兴西街

东泰兴西街位于南海大沙地东路段,为广州典型的岭南滨江式商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