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在江苏哪个?

劳舒冰劳舒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 经济总量。2019年,广东省GDP为107671亿元,江苏省GDP为99631亿元,相当于广东的91%; 那么,如果按人均GDP来计算呢?江苏省的人均GDP为123685元/人,而广东省的人均GDP仅为70491元/人,不到江苏省的一半,所以“江苏=广东”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江苏省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这是江苏省经济实力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2019年,江苏省的第三产业GDP占比达到了52.9%,而广东省这一数据只有39.7%,足足相差了1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主要来自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这些行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从劳动力市场来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这些行业的工资水平也是非常高的。比如,同为一线城市,上海就比广州要“值钱”很多,这跟上海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关。

3. 财政收入。2019年,广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8642亿,而江苏省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却仅有8102亿,广东省要比江苏省多收500亿以上。 当然,广东是经济大省,工业体系完善,工业发达,纳税大户也多,比如华为、腾讯、广汽集团等,都贡献了巨额的税收。不过,广东省还有另一个特殊的税源—房地产。作为国内房价排名第一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房地产贡献了多少税收呢?根据媒体报道,仅仅土地增值税一项,就达到了800亿元。

4.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江苏省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400元,而广东省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了39034元,两者非常接近。 如果按人均收入水平来比较,江苏省可以说是比广东省强多了。因为,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广东省的人口基数和人口数量都是远远超过江苏省的。同样,如果算人均GDP和人均收入这个帐,那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啊,还是那句话,可上可比可下比出的是差距,可上可比可上比出的是实力!

来晴岚来晴岚优质答主

民国时期,中山大学校系设置多次调整,校名几度更改。1927年至1928年6月,称省立广州大学,共设文、理科12个系,教育、农林、工、商4个学院17个系。1928年6月至10月,称国立中山大学,设文、理、医、农、工5个学院25个系。1929年7月,改名国立广东大学,设文、法、理、医、农、工6个学院30个系,3个专修科。1931年9月至1936年10月,复用国立中山大学校名,改学院制为院系制,设文、理、医、农、工5个学院41个系。

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10月,日军入侵广东,学校奉令西迁云南。师生员工冒敌机轰炸、扫射之危险,跋山涉水,徒步行走,历时13月有余,于1939年10月抵达云南澄江、蒙自学。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师生员工利用农舍、民房和庙宇就地复课,并坚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迁昆明梅园、呈贡,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迁昆明西南郊龙头村。在滇8年,坚持边陲办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学术研究硕果累累。汪康年、张元济、高一涵、罗常培、梁漱溟、傅斯年、陈寅恪、姜立夫、何健芬、夏伦政、陈心陶、侯宝璋、谢志莲、毛礼锡、蒲志卓、吴世昌、容庚、商承祚、王力等人,都曾在校任教。

随着抗战军兴,各地学术文化中心南移,中大汇聚了全国人才,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大学之一,设文、法、理、工、医、农6个学院,34个系,3个专修科,1个选科。50年代,校系调整,支援其他院校和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