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门在哪个区?

巢蕾呈巢蕾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按照古老的分法,成都城有“四门”之说——少城有多子巷、小天竺和通惠门三个门;老城区有武候祠大街上的南大门(也是正门),还有顺城街的东门和人民公园西边的北门。

这“四门”中,除了已经不存在的少城,其余三座城门都在现有城市中保留了下来。 其中,南门和大门的遗址还在,只是面目全非了——原来的南门城墙被拆除后填平了护城河,建成了今天的天府广场;而原城门所在地,据说现在修建起了民宅。 北门则保存较好,成了今天的北门大桥;而位于城墙中段的青龙塔,也得以保留至今(下图红圈处)。

但这座塔的命运多舛。它原址在建国北路附近,2015年因建设北三环,这座64岁的老塔被迁往现在的位置重建。

路文祥路文祥优质答主

西门有好几个名称,如少城、满城、皇城以及当今习惯称呼的,源于西御河沿岸居住的以湖南籍商人为主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后裔的川西坝坝。其中“满城”之称有很特别的历史渊源。

清初时,清兵入关,大批的明军和百姓因保家抗清内迁入蜀,成都的人口因此大增。清军攻下四川后,为加强对四川的控制,于1654年从北京、陕西、甘肃等地调进七千多名兵士及军属家属镇守成都,并在宽窄巷子一带建立起专供旗兵居住的“满城”,不准汉人入内居住。

后来,旗兵逐渐与汉人通婚杂处,加之清王朝逐步走向衰落,兵饷无着落,有的旗兵干脆自拆城墙,出“满城”谋生,“满城”才与西较场、通惠门一带渐渐融合并为一体,成为今天的西门。西门是成都市传统民居建筑及民俗文化保存得最好的街区之一。在宽窄巷子及西较场、通惠门一带,尚有清末、民国年间修建的四合院落和中西合璧的院落19处,多为大班、袍哥头、商贾的私宅。

在水井街一带,尚有老酒坊1处;在西御河街一带,有川剧、清音、扬琴、皮影、木偶等传统曲艺以及老茶馆、小吃、零售业、刺绣、制鞋等手工业、零售业和多种多样的民俗活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