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景点有哪些?

芮函凌芮函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北部汉江中游,北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邓州市,南接襄阳市襄州区和邓县,东抵光山县,西连十堰市丹江口市。总面积1016平方公里,总人口45.3万人(2011年) 境内有国家、省级重点文物8处,省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薛家巷民居古建筑群、张公庙遗址等,为湖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一、薛家巷古民居建筑群 薛家巷是位于老河口市区西北部的居民巷道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至清道光年间,现存明清建筑18幢70余间。整个建筑群座北向南,分中轴线和东西两条轴线排列,均为二进或三进四合院式布局。 中轴线建筑为清代所建,现存有大门楼、天井院和正厅共四进,保存较为完整的是一进、三进两座院落。各座建筑以封火山墙相隔,山墙高约8米,宽约2.6米,用土坯砌成,墙体底部用三合灰抹缝,上部用泥浆刷平。门楼和正厅皆面阔三间,通面阔13.7米,通进深9米多。进深两间的天井院两侧为厢房,与前后院构成“日”字形。 二、张公庙遗址 张公庙位于老河口市薛家巷中段南侧。该庙坐北向南,现存大殿五间,硬山顶,前出廊庑15.5米,面积366平方米。庙内出土有石碑两块,一块为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立,一块为清嘉庆二十四年立。石碑上记载了张公庙的修建经过及历史沿革情况。其中嘉庆二十四年的石碑上还载有乾隆三十一年(即公元1766年)张姓族人重修此庙的事迹。由此推断,张公庙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中叶。

根据这两块石碑上的文字记载推测,张公庙在明代时规模较小,清初曾几次重建、增建,到咸丰五年(即公元1855年)时已建有山门、前殿、后大殿和中殿,并设有神龛。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因兵火而毁。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又经重修而成现状。 在张公庙的后院东侧有一株古柏,树龄约有五百余年,为湖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棵古树不仅见证了庙宇兴衰的历史变迁,而且也反映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文化积淀的变化过程。

三、袁家花园 老河口城东南2公里处有一座园林古迹——袁家花园,又称“袁公山馆”、“袁公祠”、“袁园”,系袁保恒的故居。它是由袁保恒之子袁嘉谷主持兴建,于光绪十八年至二十二年(1892~1896)间建成的私家园林。占地面积六百余亩,分为住宅区、山林区和风景区三大部份,由大小建筑近百座组成。其规模、格局堪称北方园林之冠。 袁家花园的建筑形式既有北方庭院的传统风格,又有南方园林建筑的艺术特征,将南北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处具有独特风格的典型清代宅第园林。其布局自然流畅,曲径通达幽邃,建筑精致典雅。置身园内,但见松柏掩映,亭阁错落有致,山石嶙峋,花木繁茂,鸟鸣鱼跃,一派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这里一年四季,春则百花争艳,夏则浓荫蔽日,秋则硕果满枝,冬则玉树琼花。难怪人们都称其为“袁氏仙苑”,“世外桃源”了。

优质答主

1、汉江公园(免费) 位于市区西北角,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之一;

2、诸葛武侯祠(免费) 纪念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

3、邓中夏故居和纪念馆(免费) 这里原为清末民初的私塾学堂,后改为邓氏宗祠,邓氏宗亲在此聚居,也是邓氏家族的发源地;邓中夏1894年出生于此。

4、张自忠墓和纪念馆(免费) 张自忠将军早年随祖父在襄阳过活,他去世后葬于襄樊市。

5、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开放借阅) 这个学校就是襄阳师范学校的校址了,以前的建筑保留了下来,里面还是以前的样子,非常漂亮!有阅览室,可以看书,也可以借书回家看哦~

6、米公祠(门票20元/人) 是纪念北宋书画家、书法家米芾而修建的,内有米芾的画作和水墨像,环境很不错。 7、襄阳古城墙 襄阳城墙又称襄阳府城垣,东起胜利街,西止复兴大道,全长3.5公里,平均高度约20米,现存的襄阳城墙,为明朝时所修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